辭懇切,寫完後便抄寫了多份,趁著夜色,偷偷張貼在了揚州城的大街小巷。

第二日清晨,城中百姓們看到這些文章後,紛紛議論起來,都說這官府得趕緊想辦法解決河道的問題呀,不然大家都沒好日子過了。這訊息很快也傳到了揚州知府的耳中,知府大人得知後,大怒道:“這是誰在背後搞鬼,擾亂民心,給我去查,一定要把寫文章的人找出來。”

衙役們四處打聽,很快便查到了柳逸軒和蘇錦文頭上。兩人被帶到了知府衙門,知府看著他們,厲聲問道:“你們兩個書生,為何要寫那些文章,煽動百姓,是何居心?”柳逸軒心中害怕,卻還是鼓起勇氣說道:“大人,我等並無惡意,只是見那河道淤塞,漕運受阻,百姓受苦,想著讓更多人知曉此事的嚴重性,也好督促官府儘快疏浚河道啊。”知府冷哼一聲,說道:“哼,本官自會處理此事,還用得著你們來指手畫腳?不過念你們也是為了百姓著想,此次便饒了你們,若再有下次,定不輕饒。”柳逸軒和蘇錦文趕忙謝恩,退出了衙門。

經過這一番波折,柳逸軒本想就此不再管這事兒了,可沒想到,命運卻又讓他與疏浚河道之事有了更深的糾葛。

原來,朝廷派來一位治水經驗豐富的官員,名叫陳大人,到揚州負責河道疏浚之事。這陳大人到了揚州後,便開始四處勘察河道情況,聽聞柳逸軒之前曾關注過此事,還寫文章呼籲,便讓人把他找了過來。

柳逸軒來到陳大人的住處,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這位大人找自己所為何事。陳大人見他來了,笑著說道:“柳公子,不必緊張,本官聽聞你對這河道之事頗為上心,今日找你來,是想聽聽你一介書生,對這疏浚河道有什麼看法呀。”柳逸軒愣了一下,隨後說道:“大人,在下只是略知一二,不過我覺得這河道淤塞已久,怕是要先清理那些多年的淤泥,然後拓寬河道,才能讓漕船順利通行吧。”陳大人聽了,微微點頭,說道:“柳公子所言,倒是有些道理,只是這清理淤泥、拓寬河道,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得考慮沿岸百姓的安置問題,頗為棘手呀。”

兩人正說著,突然有衙役來報,說有一群沿岸的百姓聚集在河道邊,阻攔施工,說是擔心疏浚河道會破壞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陳大人趕忙起身,帶著柳逸軒一同前往檢視。

到了河邊,只見百姓們情緒激動,與施工的工匠們對峙著。一位老者站出來說道:“你們要疏浚河道,我們沒意見,可不能把我們的家都給毀了呀,我們往後可怎麼活呢?”陳大人上前,安撫道:“諸位鄉親,大家莫要激動,本官此次前來,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的,咱們一定會妥善安置大家,保證不會讓你們流離失所,只是這河道若不疏浚,漕運不通,大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呀,還望大家能理解,配合一下官府的工作。”

可百姓們還是半信半疑,不肯讓步。柳逸軒看著這僵持的場面,心中一動,對陳大人說:“大人,要不這樣,咱們可以把疏浚河道的規劃圖拿出來,給百姓們詳細講講,讓他們知道具體會怎麼施工,也好讓他們安心呀。”陳大人覺得此法甚好,當下便讓人拿來圖紙,給百姓們一一講解。

百姓們聽了,又看了看圖紙,心中的顧慮這才慢慢消除了一些,可還是有人提出,要官府立下字據,保證會給他們合理的補償和安置。陳大人毫不猶豫地答應了,當場寫了字據,按下手印,百姓們這才散去,施工得以繼續進行。

在疏浚河道的過程中,又遇到了不少難題。比如有的地方淤泥太深,普通的工具根本挖不動,需要打造一些特殊的器械;還有的地方地下水位高,一挖就滲水,導致施工進度緩慢。陳大人為此愁眉不展,柳逸軒也跟著著急,他四處打聽,得知城中有一位老工匠,手藝精湛,或許能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柳逸軒便帶著陳大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