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也附和道:“是啊,咱就相信朝廷的本事,肯定能把那些元軍給擋回去的。”

而我呢,經過這一番事兒,對這大明的軍事、朝堂之事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心中更是想著要儘自己的一份力,為這大明的安穩出謀劃策,做好自己手頭的每一件事。

日子一天天過去,邊境的防禦工事越發完善,士兵們的訓練也更加嚴格,朝廷還派出了不少探子,深入大漠去收集敵軍的情報,整個大明,彷彿一隻受傷後舔舐傷口,卻又重新振作起來的巨獸,隨時準備應對那可能到來的挑戰。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軍事征戰以及戰略調整等方面的情況,且與1372年明軍北征失利與戰略調整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英國,當時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其軍事行動多圍繞著爭奪領地以及與周邊國家的摩擦展開。英國的軍隊主要由封建領主的騎士和徵召的農民組成,作戰方式相對傳統,多注重正面的衝鋒陷陣。在遭遇軍事失利後,往往會先尋求與對方進行談判,透過割讓部分土地或者支付贖金等方式來換取和平,同時在國內加強對騎士的訓練,改進武器裝備,並且試圖從教會那裡獲取更多的支援,以增強自身的軍事力量。與大明在北征失利後,迅速從戰略層面進行調整,加強邊境防禦、收集情報、完善後勤保障等多方面舉措不同,英國更側重於外交妥協與區域性的軍事改進,體現出不同國家權力結構與軍事應對策略的差異,英國重外交妥協下的軍事改進,大明則重內部調整下的戰略防禦。

在法國,中世紀晚期的法國,有著濃厚的封建等級制度,軍事權力分散在各個貴族手中,國王雖為名義上的最高統帥,但實際作戰時,各貴族率領自己的私人軍隊參戰,協同作戰能力相對較弱。一旦遭遇軍事失利,貴族們首先考慮的是自身家族領地的安危,會撤回軍隊去加強自家領地的防禦,國王則需要協調各方利益,透過分封土地、賜予特權等方式來重新凝聚貴族們的力量,共同應對外敵。相較於大明統一由朝廷進行戰略調整,全面佈局邊境防禦、軍事訓練等事務,法國的軍事應對顯得更為複雜且分散,體現出不同國家治理理念與軍事戰略調整方式的差異,法國重貴族協調下的分散防禦,大明則重朝廷統籌下的整體防禦。

在奧斯曼帝國,其疆域遼闊,對外擴張是其軍事戰略的重要目標,軍隊以精銳的禁衛軍和大量的地方軍隊為支撐,作戰勇猛且戰術多樣。然而在軍事征戰過程中,也難免會遭遇失利,比如在攻打一些堅固城堡或者面對敵方頑強抵抗時。當出現失利情況後,奧斯曼帝國會著重分析敵方的防禦手段和戰術特點,迅速調整軍隊的作戰方式,同時加大對軍事科技的投入,如改進火炮等武器裝備,並且從國內各地招募更多有戰鬥能力的兵員,強化軍隊的整體實力,繼續展開對外的征服行動。與大明此次北征失利後轉為戰略防禦,穩固邊境不同,奧斯曼帝國更強調在失利後積極改進,繼續對外擴張,體現出不同民族宗教構成與軍事戰略目標差異,奧斯曼重對外擴張下的軍事調整,大明則重國內安穩維護下的戰略防禦。

在威尼斯共和國,作為商業城邦,其軍事力量主要依靠海軍,目的在於保衛海上貿易航線以及港口安全。在海上遭遇敵軍襲擊或者海戰失利後,威尼斯會首先集中力量修復受損的戰船,加強對海軍士兵的航海技能和海戰戰術訓練,同時透過外交手段與周邊的城邦或者國家達成聯盟,共同應對海上的威脅,保障自身的商業利益。與大明針對北方陸地邊境的戰略調整不同,威尼斯側重於海上軍事力量的修復與外交聯盟,體現出不同發展模式與軍事應對重點的差異,威尼斯重海上修復聯盟下的軍事調整,大明則重陸地邊境防禦下的戰略防禦。

在阿拉伯地區,部落眾多,各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