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掛徐城的諸多事宜,子受和郭璞快速返回徐城。

徐城的棉花將在近日採摘。

在郭璞的安排下,徐城半數的土地都用來種植棉花!

因為徐城土地的糧食產量,已經無虞。

而棉花的種植,才是重中之重!

徐城的棉花大豐收,這也是他們要急著返回徐城的原因。

根據郭璞的估算,今年所產棉花,可以供給二百萬人口的溫暖!

等到明年,棉花將會普及到大商各諸侯國!

目前,子受要大力發展紡織業、縫紉業!

棉布棉衣要走進千家萬戶,為他們抵禦寒冬。

在此之前,大商人民穿著的衣服,以麻布為主、綢緞為輔。

窮苦百姓自然是沒有能力穿綢緞衣物。

麻布又粗又硬,到了冬季,裡面充填柳絮等物,也達不到保暖的目的。

富貴人家以綢緞為面,以禽獸絨毛填充,自不會明白百姓的痛苦。

但是子受對此卻是非常瞭解,從每年大商因為凍餓而死的十幾萬百姓就可以深切感受。

面對棉花豐收,子受大量招募紡織女工。

他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將所有棉花都加工成棉衣!

他要讓二百萬大商子民度過一個暖冬。

他要帶著這些棉衣去出訪各個諸侯國。

三天三夜,子受和郭璞都在緊鑼密鼓的安排這件事。

直到回徐城的第四天向晚,子受才回到國主府後院。

剛剛踏進後院,迎面就見到了等候在那裡的媚兒。

媚兒見到子受,一溜煙的跑進內堂,嘴裡喊著:“王妃,王妃!壽王殿下回府了!”

呼笙兒得知訊息,也匆忙的出門迎接。

見到子受,呼笙兒半蹲行禮:“恭迎壽王殿下。”

子受攙扶間,呼笙兒順勢撲到子受懷裡,整個腦袋埋到子受胸前。

子受呆了一呆,這突然襲擊,讓他手足無措,兩手不知道該往哪裡放。

猶豫了一下,子受的手臂環在呼笙兒腰間。

呼笙兒身體顫了顫,也是雙臂緊緊的抱住子受。

這是他們成親兩年半以來最親密的一次接觸。

沉默了半晌,子受鬆開手臂,拉著臉紅到脖頸的呼笙兒坐到椅子上。

媚兒奉上熱氣騰騰的茶水,在一旁伺候著。

“壽王殿下,此行是否順利?”呼笙兒小聲的探問。

“笙兒,無需如此客氣,你我相稱即可。”子受盡量讓自己面容謙和。

“是,夫君,您這次回來能在徐城呆多久?”她還是用了敬稱。

子受沉思片刻說:“呆到十月份吧,這裡的事情忙完,我們可以回王城,之後到西邊的諸侯國走一圈。”

他要將棉衣普及起來,他要帶了棉衣當做商品,要帶了棉花種子,並將它們普及到各個諸侯國。

還有地瓜的種植也要普及,很多的事情都要趕著做。

呼笙兒心下盤算,從現在到十月,還有將近四個月呢!

自己必須把握好這段時間。

大商十四歲的女兒就可以成婚,十五歲就有了自己的兒女。

她這都快十七了,別說兒女了,殿下都沒和自己同房呢!

每當子受扔下自己外出,她就墜入無邊的孤獨。

她在想,什麼時候,她才能擁有屬於壽王和自己的兒女?

……

在大商時期,人們的飲食通常是兩餐。

富裕之家,或在晚間進些茶點。

“媚兒,將我做好的點心呈上來,請殿下品嚐。”

媚兒依言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