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辨明道理(第1/2頁)
章節報錯
真就沒一個人給好臉色,這和我初中的待遇可差了太多。儘管不想承認,但我知道是自己這兩年半來讓他們太都失望了。
只不過,每個人失望的程度不一樣。學校那些老師或者領導可能是百分百,畢竟他們和我可沒啥關係上的牽扯。父母很少過問我的學習生活,那應該會少一點吧,但我知道大概也差不多的。那外公外婆呢,他們可以說是絕望的,也可以說是還抱有一絲希望的。沒辦法確切形容,只能說是有一種複雜的狀態在交織著。
他們沒有責罵我,反而撫慰地說:“小樸,別生氣,咱先回去休息幾天吧。後邊我們再找找人託關係,興許這事兒還能有轉機。”
對於老人的好意,我實在過意不去。而且事到如今,他們竟還顧及著我的情緒,這也愈發讓我痛恨自己。
經過一番掙扎,我決定寧可變得更糟,也不願讓家人受到煩擾。
“用不著,他們狗眼看人低,大不了我就打工去,照樣也可以出人頭地。”
外公到車棚去取摩托了,剩下外婆一個人顯然不知道該怎麼應付我。
“別這麼想小樸,打工沒什麼好的。你不知道那種日子有多不好過,聽我的咱上了大學肯定會比那掙得多得多。”
“外婆,這可不見得。咱村裡的那些大學生,不也是在外地辛苦一年掙那仨瓜倆棗嘛,沒見到他們比打工的好到哪去啊。”
“那……那起碼有文化些,找的工作不用風吹日曬、不用熬夜幹呢。”
“有區別嗎,錢掙的多少歸根結底不還是一樣的。再者說,難道他們就不辛苦嗎?難道他們就不會覺得工作累嗎?”
“小樸,話不能這麼說。人家學歷高的最差也還能有個奔頭去呢,比方說你看那些大老闆有幾個沒上過學的。而且光靠打工就想出人頭地,咱就掰著手指頭數數能有幾個,至少你外婆我這幾十年可沒見到過。”
“沒見過不代表沒有,外婆你只是出門少所以見得少而已。我就簡單舉個例子,估計你也肯定聽說過。初中時我有一個姓王的同學,家裡是在咱鎮上做收糧食的生意。他爸連小學都沒畢業,不照樣在外地混得風生水起,回來後自己當老闆不也幹到全鎮有錢人家裡的第二還是第一。”
“你要知道,那是少數,也很難呢。”
“我當然知道,我爸我媽離婚那些年同樣在外地,但他們是沒掙到錢灰溜溜回來的。這隻能說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他們能力不行未必就代表我也不行。”
外公推著摩托車走近,聽到我們交流的內容惆悵地說:“小樸,你想得太簡單了。先冷靜一下吧,咱回家後有時間再討論這個。”
擱置太久難免夜長夢多,所以我依舊出言辯駁:“才到中午,外公彆著急,咱還是現在就說好,妥了的話我回家收拾一下明天就能出門去外地。”
他很詫異我怎麼突然提出這種想法,臉上掛著些慍色道:“簡直氣死人了你,回家問問你爸你媽去,他們不同意你就哪也別想去。”
惹外公發火並不是我的本意,接著趕忙解釋著其中的道理:“外公,您不至於動氣,咱有啥話好商好量的嘛。我的意思是現在年輕人輟學去打工的很多,就拿只上了個小學的令雯來說,她每個月的工資還能有四千多。那我高中畢業不最少得五六千呢,這我爸媽還能有什麼可說的,到時候給他們打到卡上怕是高興還來不及吧。”
外公張著嘴好像準備要罵我,但聲音還沒發出來便被外婆接過去了。
“真當錢是那麼好掙的?辛辛苦苦幹了一個月,養家餬口因為你還小就暫且不說,但凡你能自己做到顧住吃喝就不錯了。”
“不可能,每月幾千塊我也花不了那麼多,所以肯定能攢下不少的。”
外公已經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