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意亂人迷(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圓二章:意亂人迷
有一種說法,人一旦喪了氣,不管幹什麼都很合理。放到我的身上也是如此,諸事不順,對一切都有著牴觸和叛逆。
來自學校和家庭無休止絮絮叨叨的雙重壓力,甚至連令雯她也時常大言不慚一通哲理,好像世上已經沒有人能理解我自己,我感覺透不過氣。
那麼走進另一種極端,也情有可原。
起初的目的很簡單,走向僅是單純的一條線。
我唯一的排解方式手機被管控,見到它只有過週末回到家裡。但我不可能任由他們掌控我的樂趣,偶然的機會下,我認識了一群同學,有著共同愛好,那就是在網路虛擬世界沉迷。
僅僅只在網咖消遣,我感覺已經非常收斂。但架不住別人說教,日後的走向才趨於變本加厲。
漸漸地,我染上了更多陋習,但凡可以舒緩身心的事物全都來者不拒。
與煙和酒的相遇,那是一天夜裡朋友的臨時起意。他說父母總折磨自己,明明一點不愛學習,卻花大錢強行給他安排到這裡。而且做出如此大的犧牲,父母還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他為這種情況做出了分析,大人們總自稱是過來人,咱所面對的他都經歷過,所以說聽他們的話準沒錯。同樣的,在這種言論下,不存在任何反駁餘地。他最終悟出了一定的道理,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哪怕有著再親密的關係,他人終究也不會完全理解自己。這滿肚子的委屈,他希望煙和酒能幫他消下去。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的身心狀態確實好得出奇,由此我也感受到這兩樣東西有著更深層的意義。
崇尚自由和暴力,這來源於人的本性使然。原本它倆並不可同日而語,但實際上它們往往糾纏不清彷彿存在某一種關係。想自由就要反抗,而反抗光用嘴講道理可不行,那根本沒人會聽,所以暴力應運而生。當然,如今我還是學生身份,跟大人們對著幹不太明智,只能把目標換成同齡人才有出路可言。不斷地利誘威逼,同學們都對我這號人避之不及。只要提出對其有什麼需求,他們想著的就是搞完趕緊脫離。唯恐多耽誤一會兒,我這煞星就會纏上他們自己。那麼在這種協助下,我得以將大部分有不良影響的事瞞過去,老師家長那些大人統統矇在鼓裡。
有人討論我,說這種貨色沾不得。我的印象很深,且有種不明的難受,但也懶得計較什麼。
就這樣,晃晃蕩蕩兩年時間,大家對我達成了共同的認可——“混天兒”的人。
老師們勸得多了,見沒有效果就索性不再管我。家人們不住地說,可僅限於週末又怎知我平日有沒有變化呢。同學們則從來不在我面前表現什麼,他們只會屈服我的淫威之下或者躲得遠遠的。
而無論怎麼樣,事到如今的我,已經啥事都能平靜視之了。反正還有一年就結束嘛,大不了出去打工就是的。掙了錢想幹啥幹啥,那才是沒有束縛的真正自由,再不濟也會比上不完的學好很多。
我很少透露這種想法給別人,僅有幾個志同道合愛上網的好友。出乎意料的是,他們竟不認同甚至還與我辯駁,任憑理由萬千也沒人覺得我是對的。但如果讓他們證明我的錯,又說不出來點兒什麼。反反覆覆就是多上學肯定是有用的,不然世界上那麼多國家為啥都這麼做,那麼多人從小辛苦這一二十年肯定要為些什麼。
魯迅先生曾問過:“從來如此,便是對的麼?”我是這麼覺得,一種行為的長久沉澱和頻繁出現,由此而總結出的道理很難取反,記住只是很難。就像父母養育孩子,這可稱得上天經地義,古往今來世界各地都是如此。但棄子不育這種事也屢見不鮮,而且各有各的說辭,什麼重男輕女,什麼養不起。有道理嗎?或許吧。只是這樣能算作對嘛?我想沒多少人會認同的。畢竟少數的個例,套不到大部分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