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修洛陽宮(第2/3頁)
章節報錯
縮,他繼續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唐雖日漸昌盛,但剛剛從戰亂中走出。百姓們歷經多年的戰火洗禮,家園被毀,田地荒蕪。他們渴望的是安寧與穩定,是能夠重建家園、過上安穩日子的機會。此時,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休養生息,讓民眾去重建那被戰亂毀壞的家園,而不是再次將他們推向繁重的勞役之中。如果此時役使飽受戰爭創傷的百姓去修繕宮殿,那便是重犯隋朝滅亡的錯誤。陛下之英明遠勝隋煬帝,萬不可步其後塵,否則恐怕比隋煬帝有過之而無不及啊!陛下當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國家的長治久安為念,慎重考慮重修洛陽宮殿之事。”張玄素的聲音中充滿了堅定和忠誠,他希望李世民能夠聽取他的建議,為大唐的未來做出正確的決策。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寂靜。大臣們的心中既有緊張又有讚歎,他們不知道李世民會做出怎樣的反應。一些大臣們擔心張玄素會因此觸怒皇帝,遭受責罰;而另一些大臣則對張玄素的勇氣表示欽佩,他們也深知此時大興土木確實不妥,但卻不敢像張玄素那樣直言進諫。
,!
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凝固了,朝堂上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李世民瞪大了眼睛,眼中射出一絲怒光。他緊緊地盯著張玄素,那目光彷彿能穿透人心。他心中惱怒,自己身為一國之君,難道連修繕一座宮殿的權力都沒有嗎?
此時,朝廷眾臣們的心情也十分複雜。他們的臉上露出不同的表情,有的憂慮,有的贊同,有的則保持著沉默。他們知道,張玄素的話雖然刺耳,但卻有一定的道理。他們也在思考著大唐的未來,希望李世民能夠做出明智的決策。
過了一會兒,李世民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他開始冷靜地思考張玄素的話,心中明白,自己確實有些欠考慮了。他想起了那些在戰亂中受苦受難的百姓,想起了自己的責任和擔當。他知道,自己不能為了一時的奢華而忽視百姓的疾苦,不能重蹈隋朝的覆轍。
李世民微微嘆了口氣,臉上忽然雲開霧散,微笑著說:“你說得好啊!朕沒有仔細考慮,以至於失誤到這般地步。所有的建造工程都應該馬上停下來。朕有魏徵,有你這樣的臣子做鏡子,可以經常看見自己的過失,隨時改正。”李世民的聲音中充滿了真誠和感激,他知道,張玄素的直言進諫是為了大唐的未來,是為了百姓的幸福。
張玄素聽到李世民的話,心中鬆了一口氣,連忙跪地行禮道:“陛下聖明,臣只是盡臣子之責,為陛下和大唐的江山社稷著想。”張玄素的聲音中充滿了喜悅和欣慰,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李世民終於聽取了他的建議。
李世民點了點頭,說道:“張卿之忠直,朕深感欣慰。朕當以此次為鑑,今後更加謹慎地做出決策。”李世民的聲音中透出一種無可更改的堅定和決心,他知道,自己作為一國之君,必須時刻以百姓之心為心,以國家的長治久安為念,才能作出更加明智的決策。
隨後,李世民下令停止了修洛陽宮的勞役,並賞賜張玄素彩帛二百匹,以表彰他的直言進諫。
散朝後,那彩帛與張玄素一同進入張府,彩帛在陽光下閃爍著絢麗的光芒,彷彿在訴說著李世民的寬容和大度。
此事傳到長孫皇后的耳朵裡,長孫皇后也暗暗稱讚了張玄素。她知道,張玄素的直言進諫是為了大唐的未來,是為了百姓。她也為李世民的寬容和大度感到欣慰,自己丈夫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他能夠聽取臣子的建議,做出正確的決策。
魏徵對張玄素的勇氣和忠誠滿是感慨和敬佩,就連他也感嘆地說:“張公論事真有扭轉天意的能力,可以說仁義誠信之人的話,給國家的利益是很大的啊!”
夢中的李志,現在長孫皇后的懷中,也是一陣無語。他知道,皇帝也不是隨心所欲的。遇到這種槓精,殺又殺不得,殺了反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