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波斯美女確實沒有什麼危險,而且,她們性格溫柔善良,還各有各的才藝,會唱一些好聽的波斯歌曲,跳些別具風情的舞蹈呢。李世民慢慢地就放鬆了下來,開始經常去看望她們,和她們聊天,雖說語言不通吧,但靠著手勢和一些簡單的詞語,倒也能勉強交流交流,後來索性從長安的波斯商人中選出來一個可靠的,進宮做了李世民的翻譯。

有一天,李世民心情大好,對李治說:“治兒,這兩位波斯美女其實也挺有趣的。她們給朕講了好多波斯的故事,那可真是大開眼界。”

李治一聽,笑嘻嘻地打趣道:“父皇,看來您已經喜歡上她們了,這相處下來,感覺還挺融洽的嘛。”

李世民一聽,笑罵道:“就你小子會說話,淨打趣朕,朕這不過是多瞭解瞭解她們國家的事兒罷了。”

然而,好景不長。過了一段時間,李世民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錯了,突然又改變了主意。他把阿羅本找來,一臉嚴肅地對他說:“阿羅本,這兩位美女,你還是帶回去吧。寡人宮女充盈,這後宮都快住不下了,也沒閒房安置她們了,今悉數退還你們的美意,你等自留用之吧!”

阿羅本一聽,那是又驚訝又疑惑,瞪大了眼睛問道:“陛下,這是為何?您之前不是都已經接受她們了嗎?怎麼這會兒又要讓我帶回去了呢?這……這也太突然了。”李世民嘆了口氣,無奈地說:“她們雖有趣,但畢竟是波斯人,與我大唐的風俗不同,時間長了,朕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朕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讓她們回去比較妥當,你就別再多問了。”

阿羅本心裡雖然很是不捨,但也知道皇帝決定了的事兒那是沒法改變的,只好無奈地點點頭,帶著兩位波斯美女準備離開長安。在離開的時候,那兩位波斯美女眼中含淚,一步三回頭的,她們對李世民和大唐已經有了深厚的感情,是真的捨不得走啊。

這事,很快就在長安城中傳得沸沸揚揚的了。百姓們在街頭巷尾那是議論紛紛。一位白鬍子老者摸著鬍鬚,慢悠悠地說:“陛下這麼處理,既沒有傷了和波斯的和氣,又妥善地解決了這事兒,高啊,實在是高。”

旁邊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卻笑嘻嘻地說:“聽說那兩位波斯美女美若天仙呢,就這麼走了,真是可惜了,要是能留下來讓咱也瞧瞧就好了。”旁邊的人一聽,都紛紛笑罵他沒個正形兒。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在皇宮裡頭呢,李承乾對李世民說:“父皇,那座‘羅馬寺’還在呢,以後說不定還會有更多的傳教士來,到時候長安可就更熱鬧了。”

李世民點點頭,一臉欣慰地說:“只要他們不做危害大唐之事,朕是歡迎的。大唐嘛,就得有海納百川的胸懷,這樣才能彰顯我大唐的大國風範吶。”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長安依舊是繁華如初,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李世民繼續用心地治理著大唐,把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而這次與波斯的外交小插曲呢,也漸漸成了人們口中的一段趣談,就像那酒桌上的下酒菜一樣,被大家時不時地拿出來說一說,也被記載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見證著大唐與各國交往時的那種豐富多彩和複雜多變。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安的外國使節那是越來越多了,大街小巷常常能看到不同膚色、穿著各異的外國人。在這種文化的交融碰撞之中,大唐的文化也如同那盛開的花朵一般,不斷地向四周傳播散發著芬芳。

有一回,一位外國使節進宮面見李世民,滿臉崇敬地說:“陛下,大唐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這詩詞歌賦、書法繪畫,還有那禮儀制度,每一樣都讓人著迷吶,我們回去後,一定要好好傳播,讓我們國家的人也都見識見識大唐的魅力。”

李世民一聽,龍顏大悅,笑著說:“歡迎之至,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