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身份確立(第3/4頁)
章節報錯
上,他暗暗梳理線索:
- 趙家雙屍案涉及丹藥
- 江寧富商疑似中毒
- 天妃宮水道驚現女屍
- 西域商人的可疑行蹤
- 七月十五這個特殊時間點
更重要的是,各方勢力的反應表明,這些看似獨立的案件之間,極可能存在某種關聯。
"沈教諭。"楊千戶突然開口,"你可知道正德九年的'丹藥案'?"
這個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沈明軒心中一凜。正德九年,確實發生過一件轟動朝野的大案,涉及到一批來歷不明的西域丹藥
"正德九年的丹藥案"沈明軒謹慎地回答,"那年確實有一批西域丹藥流入江南,據說與禁軍將領的離奇病故有關。"
"教諭果然見多識廣。"楊千戶意味深長地說,"不知可聽說過'明鏡'二字?"
這個詞讓沈明軒心中一震。作為穿越者,他太清楚"明鏡"的含義——那是一個神秘的調查組織,專門處理一些與權貴有關的命案。
但他必須裝作對這個詞語感到困惑:"明鏡?難道是指"
話未說完,前方水道上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打撈上來了!"衙役們喊道。
眾人快步上前。浮屍已被安置在臨時搭建的驗屍棚內,周圍撐起白布遮擋。沈明軒一眼就注意到死者的不尋常之處:
- 衣著確實是宮中樣式
- 頸部有一圈詭異的勒痕
- 手指呈現不自然的蜷曲
-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髮髻上插著一支玉簪,簪頭雕刻著一個"燕"字
"這玉簪"楊千戶的眼神變得銳利。
"先別動。"沈明軒制止了要去取玉簪的衙役,"讓我先看看。"
他從醫藥箱中取出一個特製的蠟板,這是他根據現代取證技術改良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將玉簪上的痕跡印在蠟板上。
"教諭這是"推官好奇地問。
"取證。"沈明軒簡短地回答,同時注意到楊千戶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當他仔細觀察蠟板時,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細節:玉簪上除了"燕"字,還隱約可見一個極其隱蔽的符號,那是一個"明"字的一半。
"明鏡"他心中一動。
就在這時,御史幕僚突然開口:"天色已晚,不如明日再"
"等等。"沈明軒打斷道,"大人可注意到死者的手中握著什麼?"
眾人湊近一看,只見死者緊握的右手中,露出一角絹帕。
,!
"這是"
"讓我試試。"沈明軒取出一瓶藥水,小心地滴在絹帕上。這是他根據現代顯影技術配製的藥劑,可以顯現被水浸泡的墨跡。
漸漸地,字跡顯現:"七月十五,子時,天妃宮"
房中氣氛驟然緊張。沈明軒注意到眾人的反應:
- 楊千戶的手不自覺地按在了腰間
- 推官和御史幕僚交換了一個眼色
- 就連一直沉默的衙役們也悄悄調整了站位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一陣密集的梆子聲。
"申時了。"御史幕僚突然說,"大人,該查冊房了。"
這句看似平常的提醒讓推官臉色一變:"對對,差點誤了正事。沈教諭,告辭。"
兩人匆匆離去。楊千戶卻留了下來。
"教諭可知道前幾日有個波斯商人來天妃宮上香?"他突然問道。
"哦?說來聽聽。"
"那商人帶著一批特殊的香料,據說是"
話未說完,突然聽到一聲尖銳的哨響。從天妃宮的方向傳來一陣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