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當初的選擇錯了?

至於武裝部部長趙德漢倒沒有多大表情,他只是嘆息聲。

趙德漢和白為民相識多年,兩人在工作中相互支援,在生活裡也時常往來,算得上是親密的好友。

如今,親眼目睹白為民在這場關鍵的較量中敗給了張揚,他的心裡就說不出的難受。

在以往的歲月裡,白為民憑藉著自己的威望和手段,在鎮裡的大小事務中都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如今卻不得不面對這樣的挫敗,這讓趙德漢怎能不感到惋惜和痛心。

而更讓他感到有些難以接受的是,張揚竟然如此年輕,僅僅 24 歲。

在趙德漢的傳統觀念裡,這樣的年紀還太過稚嫩,缺乏足夠的經驗和閱歷來擔當如此重要的領導職務和推動白山鎮這樣複雜的發展規劃。

他不禁暗自思忖,白山鎮的未來真的能交到這樣一個年輕人的手上嗎?

然而,事實就擺在眼前,張揚贏得了這場關鍵的爭論,贏得了大多數班子成員的支援,這讓趙德漢不得不重新審視這個年輕的鎮長。

趙德漢偷偷地瞥了一眼白為民,只見他臉色陰沉得可怕,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甘和憋屈。

那緊握的雙拳和微微顫抖的雙手,無不顯示出他內心的憤怒和無奈。

趙德漢知道,老白此刻的心情一定糟糕透頂,他的驕傲、他的權威在這一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衝擊。

作為好友,趙德漢很想上前去安慰他幾句,可在這樣的場合下,他又不知該從何說起。

畢竟,這是一場關乎白山鎮未來發展方向的權力之爭,每個人都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趙德漢再次輕輕地嘆了口氣,他知道,白山鎮即將迎來一個全新的時代,而這個時代屬於張揚。

儘管他心中有著諸多的疑慮和擔憂,但他也明白,作為班子的一員,他必須放下個人的情感和偏見,積極配合新的領導班子,為白山鎮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趙德漢算是白為民的鐵桿,但也不算。

只要是班子定下來的決策,他會無條件服從。

可以說,趙德漢跟龍飛和諸永康還不一樣。

那兩位只是為了當官而當官,反觀趙德漢,還是有自己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