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中,像白山鎮這樣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鄉鎮屈指可數,而像張揚這樣一心為民、有擔當、有魄力的官員更是鳳毛麟角。

但即便如此,白山鎮的成功,依然讓她看到了基層發展的無限可能,也讓她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知意,你覺得這位小張鎮長怎樣?” 榮瑾瑜微微側過身,那明亮而深邃的美眸帶著幾分探究,看向身旁的柳知意。

作為省政府辦公室副主任,柳知意平日裡在工作上兢兢業業,悉心照料著榮瑾瑜的各項事務,她的能力和勤勉都被榮瑾瑜看在眼裡,很是受到賞識。

榮瑾瑜心中早有盤算,不出意外的話,過些時日便會安排柳知意下放到基層任職。

只是具體的職位和地點,她還在反覆斟酌。

是讓柳知意前往地市擔任常務副市長,還是市委副書記呢?

這著實是個難題。從行政級別上來說,柳知意擔任副書記一職完全沒有問題,可她才 32 歲,如此年輕就擔任市委副書記,實在太過破格。

在如今的官場環境下,這樣的任命很容易引發諸多爭議。

即便是擔任常務副市長,這個年紀也堪稱 “年輕有為”,足以吸引眾人的目光。

榮瑾瑜不禁聯想到蘇靜瀾,這位年輕的縣委書記已經足夠引人注目,要是再出現一位 32 歲的常務副市長或者市委副書記,恐怕會在全省官場乃至更大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用 “駭人聽聞” 來形容都不為過。

除此之外,柳知意還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她此前一直在省政府辦公室工作,缺乏在地方上的實際工作經驗,也沒有做出過特別突出的政績。

在官場之中,政績就像是晉升的基石,沒有堅實的政績作為支撐,年輕人想要向上發展,尤其是在重要崗位上嶄露頭角,實在是難上加難。

這也正是榮瑾瑜猶豫不決、徘徊不定的關鍵原因。

“一路上聽到好多人都在唸叨這位年輕的鎮長,想來他應該是個很不錯的官員。” 柳知意輕聲說道,目光在周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流轉。

此刻,她和榮瑾瑜正置身於熱鬧非凡的人群之中,周圍的人們興致勃勃地交談著,那些關於張揚的誇讚之詞,就像潺潺的溪流,不斷地傳入她們的耳中。

倘若只有一個人誇獎張揚,或許還存在片面的可能;要是僅有兩個人,也不足以說明什麼。

即便是有三個人稱讚,對於領導幹部而言,這也實屬正常,即便有三十個人誇讚某位領導,也算不上稀奇。

可眼下的情況卻截然不同,她們聽到的誇讚之聲,遠遠超過了三十人,甚至已經破百。

更令人驚歎的是,到目前為止,她們沒有聽到任何一個人說張揚的壞話。

所有人都在真心實意地稱讚他,言語間滿是對他的認可和感激。

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柳知意心裡清楚,能做到這一點的官員,雖說不敢斷言是絕無僅有,但至少在她的認知裡,是前所未有的。

張揚,無疑是她遇到的第一個能獲得如此廣泛讚譽的人。

這一點,讓她打心底裡感到佩服。

“看來當初我的決定沒錯,咱們走吧,直接去池東市。”榮瑾瑜轉身朝著外圍走去。

“榮省長,不再等到晚上了?”柳知意連忙跟上。

“不了,沒必要在看了。”

白天人數已經超過了十萬,晚上應該會更多,這點是必然。

至於會不會出現什麼安全事故,榮瑾瑜也擔心過,不過看到張揚準備的這麼充分,她也放心不少。

這麼多警察,還有政府人員維持秩序,據說還來了很多老師,想來問題不大。

其實最讓她讚賞的是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