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嘛,可以學著天竺那邊的法子,搞種姓制度。”

“種姓制?”

三人都迷惑了,這是個從未聽過的詞彙。

目光看向薑餅,等待著他的解釋。

“不錯。”

薑餅輕輕抿了口酒,接著道:“所謂種姓制度,是當年雅利安人入侵天竺的時候,為了更好的統治當地的達羅毗荼人所創立的一套社會分層制度。”

聽到這話,朱厚熜若有所思,似乎想到了什麼,但並未出聲。

而一旁的曹操和呂布則純粹是好奇了。

“先生,這個種姓制度是怎麼運轉的?”

他們詢問。

薑餅笑道:“好問題!”

“種姓制度,是一種以血統論為基礎的社會體系。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天竺河流域出現了一些小國,之後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天竺並把當地的居民變為奴隸,建立起來了奴隸制國家並逐漸形成了種姓制度。

種姓制度是階級分化和奴隸制度產生所形成和固定化的。

除了制度性安排之外,種姓的創造者還利用了宗教來維護種姓的合理性。

種姓被寫進了印度人的創世神話,也是印度教教規和習俗重要的一部分,統治者宣稱它反映了至高無上的宇宙秩序,不同種姓之間社會政治地位的不同天然存在不可改變。

它巧妙的利用了人類的本能。

根據演化心理學的理論,人類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厭惡和恐懼汙染源的本能,不願接觸那些可能使自己患病的腐爛的屍體或食物。

天然的不潔之物的確很可能導致疾病,種姓制度某種程度上劫持了這種遠離汙穢的生理機制來歧視特定人群,種姓制度宣稱賤民是“不潔的”,接觸他們會對整個社會造成汙染,這強化了種姓分化和隔離的基礎。

這套制度從建立之初開始,就很好的解決了私有制文明的一大難題——你憑什麼站在我頭上?你憑什麼是貴族?”

說到這,曹操和呂布眼中疑惑更甚。

什麼玩意?

你憑什麼站在我頭上,你憑什麼是貴族?

就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他們之所以不太能明白,就是因為那是咱們自古以來的規矩。

你看曹操,宦官之後,不照樣成了權傾朝野的丞相?

呂布,布衣出身,硬是靠著一己之力擠進了東漢末年的諸侯圈。

正是基於自身經歷,他們不太能理解薑餅說的這話。

這種難題,是如何解決的呢?

看著他們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解之色,薑餅接著道:“雅利安人說:這是由天神決定,由出身決定的!

貴族之所以是貴族,是因為他生來就是貴族,賤民之所以是賤民,是因為他生來就是賤民。”

此言一出,曹操和呂布的疑惑更甚了。

“這是什麼狗屁道理!”

呂布更是直言不諱的罵道。

他覺得姜先生不會是在忽悠人的吧,這種聽起來就很荒誕的東西,居然能成為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可同時呂布也知道,自己的見識比起薑餅來說那可就差遠了,哪怕心中疑惑,但也只是將這種情緒藏在心底,等到一切說完後再提問也不遲。

聽到呂布的罵聲,薑餅微微一笑,接著道:“我知道你們很急,但先別急。

這套制度的規則就是,只要好好的吃苦,好好的完成自己的職責,好好的積攢業力,那你也有可能在幾百年之後投胎成為一個高種姓制度的人。”

三國時期,佛教還未盛行,對於這種說法兩人都有些嗤之以鼻。

“我只求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