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頭疼的事情就是關於遼東佈防問題。

至於李自成,那只是後來才成了心腹大患的。

論起來,韃子給他的壓迫感才最強。

每年都能收到無數的奏報,某日某地某軍與韃子戰鬥,又是死了多少人,又是逃了多少人,又是如何如何……

可以說那段日子裡,崇禎甚至只要聽到韃子二字都無比的頭疼。

以至於到了後來,自己這邊付出了近千人的代價,只是殲滅了幾十個韃子,都能被說成是大捷奏報上來,更關鍵的是,那時的自己還真覺得這就是一場大捷了。

可再看看今日祖宗們憑藉兩千餘人的軍隊,配合火器的鋒利,直接打出了全殲一萬人的戰績。

這可是五倍。

五倍!

放在當年,他想都不敢想啊。

一時間,跟隨著朱棣的等人的步伐,來到了午門之前的崇禎心中只剩了唏噓。

這火器的強大遠超所有人的想象。

崇禎覺得,如果當年自己也有這樣一支火器大軍,或許也不會讓韃子入關,不會讓李自成如此的猖獗了吧?

但仔細想想,崇禎又苦笑著搖頭。

當時大明的症狀已經不只是軍隊戰鬥不足那麼簡單了。

完全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病入膏肓。

就算有這種強大的火器,消滅了李自成,還有張自成,王自成。

更別說這種火器崇禎也聽姜先生說過,製作的過程算不上多難,永樂朝雖然在姜先生的指點下已經進步了許多,可如果只論科技,比起曾經的崇禎朝又強了多少呢?

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區別。

既然永樂朝的工匠能製作出來,崇禎朝自然也能。

可就他那個早就被滲透了個底朝天的朝堂來看,前一秒製作出來了燧發槍,後一秒說不定就被那些賤人賣給韃子了。

同樣的武器在手,明軍的戰鬥力究竟是什麼貨色,會打出什麼樣的戰績,崇禎用腳指頭想都能知道。

所以說,最好的辦法還是破而後立。

只有像當年的太祖皇帝一般,打出一片新天地來,才能徹底的根治大明的症狀,這個腐朽昏暗的舊王朝,也該終究了。

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一個嶄新、富強、充滿朝氣的新大明王朝。

崇禎心中澎湃,馬上就要走進自己的紫禁城中了。

這一次,他絕對會做得很好,他再也不會成為亡國之君,他會和自己當年許下的諾言和兄長的期待一般,成為一代雄主!

“紫禁城,我回來了。”

崇禎心中,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