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餅似笑非笑的道:“其實你應該清楚,那些所謂的倭寇,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倭奴國人吧。”

嘉靖沉默了。

這話說的沒錯,其實根據東南沿海地方傳上來的奏報中,字裡行間可以看得出,這些所謂的倭寇,幾乎大半部分是由大明不法商人組成的,混淆著部分的倭奴,便以倭寇自居。

實際上,用腳指頭想想都能清楚的知道,面對大明這樣的龐然大物,區區一個撮爾小國,怎麼敢屢屢冒犯他的疆土。

即便真的有膽大包天的人這麼做,也不過是少數罷了。

所能造成的破壞力和影響力都是侷限性的。

而不是如嘉靖一朝般,沿海的倭寇幾乎成了一禍,還需要特地抽調軍隊防禦守備。

他訕訕道:“或許,也是有那麼部分倭奴國人吧。”

薑餅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這個是必然的,但大多數而言,是那些膽大妄為的不法商人罷了。

此時的倭奴,處在他們自認為的戰國時期,國內局勢動盪,大名各自為戰,以下克上幾乎成了傳統,人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少部分活不下去的人逃出來當倭奴,也是常理。

而倭奴國上,軍閥們互相征戰,實際上對於那兩座銀礦山,一直處在了閒置狀態。

等到全面開採,應該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的事情了。”

聽到這話,嘉靖恍然大悟,隨即眼神中露出了貪婪之色。

銀子,好多銀子。

倭奴國人自己不開採,那豈不是都是朕的?

此時此刻,在他的心中,已經將那兩座銀礦的歸屬劃歸到了自己的名下。

至於倭奴國?

呵呵。

要不是當初太祖爺列下的不徵之國名單中,早就不復存在了,哪裡還會猖獗到敢冒犯大明的疆土。

現在正好,本來還打算以什麼名義出征呢。

由頭這不就來了?

不敬上國,恣意犯邊。

王師征伐,以儆效尤!

就在嘉靖沉浸在自己的金山銀海的美夢中時,朱瞻基的聲音傳了過來。

“我想起了,姜先生,這兩座金山,不就是你告訴太爺爺和爺爺他們的那兩座嗎?”

“不錯。”

薑餅笑著答道。

雖然老朱和小朱早就知道了,但他們現在忙著搞軍備競賽呢,還在用新式練兵進行著訓練,以及各地的市舶司忙著造鄭和寶船。

想要真正的王師壓境,估摸著還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

但嘉靖這邊的情況不同啊。

洪武和永樂年間,國家初定,那種生機勃勃,萬物競發的景象尤在眼前。

雖然說洪武朝因為老朱那大明寶鈔的亂搞,經濟上有些亂了套,但好在一切挽回的及時,現在基本上已經緩過來了。

甚至在新經濟學的基礎上,國家各行各業發展的比之前好了不少。

哪怕暫時不去開採那座銀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反正他就在那裡,又不會長腿跑了。

對於朱元璋和朱棣而言,這兩座礦山早就成了他們的囊中之物。

至於說是在倭奴國上,不好意思,很快就不會是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個島也不例外。

只不過是由這些奴隸們暫時替主人看管一段時間罷了。

可嘉靖朝卻不太一樣。

現在整個國家每個階層都處在一種爆發的邊緣。

百姓剝削嚴重,邊疆紛爭不斷,朝堂爾虞我詐……

簡直是已經積蓄足了王朝覆滅的一切條件,就差著一場農民工起義,接著拉開浩浩蕩蕩的革命序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