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讒害忠良(第2/2頁)
章節報錯
。
其實到了這裡,既然都已經和金國簽訂了和約。
但凡腦子正常一點的人都不會在想著去殺岳飛。
綁匪拿錢的時候都還知道留個人質呢。
偏偏趙構和秦檜這兩個蠢貨,滿心只想著要怎麼討好自己的金國爸爸,開始了各種羅列岳飛的罪行,企圖能在面子上過得去。
可惜,這位一心愛國的嶽元帥,直到最後,也沒有找到什麼合適的藉口和證據能指認他的罪行。
眼看著馬上就要辭舊迎新。
趙構和秦檜再也等不及想要向金國的統治者獻媚了。
於是在紹興十一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万俟卨等透過秦檜,匆匆上報一個奏狀,提出將岳飛處斬刑,張憲處絞刑,岳雲處徒刑,說“今奉聖旨根勘,合取旨裁斷”。
隨後趙構更是以近乎光速的審批,處死岳飛。
當日,岳飛在獄中被賜死。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岳飛無限悲痛地向天空仰視了一陣,接著就拿過筆來在供狀上寫了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按照規定,岳飛的屍體應當草草地埋葬在大理寺的牆角下。
好心的獄卒隗順含悲忍痛,冒險揹負岳飛的屍身,走出臨安城西北的錢塘門,偷偷埋葬於九曲叢祠附近北山山麓的平地上,墳前種兩棵橘樹,作為標記,假稱“賈宜人墓”。
岳飛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張憲和岳雲則被綁赴臨安城的鬧市問斬。
這一天,臨安城的各個城門都派重兵把守,禁衛森嚴,以防民眾鬧事。
岳雲死時年僅二十三歲。
岳飛和張憲的家屬被流放到嶺南和福建,趙構親自下旨規定,“多差得力人兵,防送前去,不得一併上路”,他們的“家業籍沒入官”。
然而在漫長的流放途中,卻不斷有素不相識的人,含淚向岳飛和張憲的家屬慰問致哀。
而到了紹興十二年八月,金國派使臣護送韋太后,也就是趙構的生母前往臨安時,金國使者劉祹竟向南宋官員發問:“岳飛以何罪而死?”
南宋官員無言以對,含含糊糊地回答:“意欲謀叛,為部將所告,以此抵誅。”
劉祹嘲諷道他們,整個江南擅用兵的人,也就一個岳飛,他的部隊所到之處,軍紀嚴明,秋毫無犯。
你們殺了岳飛,和當年楚霸王項羽失去了范增有什麼不同呢?
殘害忠良、媚敵求和者到底還是受到了毫不客氣的奚落。
岳飛等人死了,趙構看似除去了一個心腹大患。
可卻也為南宋埋下了深深的禍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