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要的效果,從新學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在薑餅這裡,他又學到了關於標點符號的使用,以拼音來簡化漢字學習難度等等。

回想起當初學習各式各樣的文章,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句讀的劃分了。

韓愈《師說》中也提到過,當時的中晚唐時期,達官貴族家的孩童們“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這樣讓人痛心的情況。

實際上,並不是人們不想學習句讀劃分,實在是對於以前沒有標點符號的時候,看大段大段的文字簡直就是要命。

稍微句讀劃分錯誤了,文章就產生了天差地別的含義。

可以說,在那個年代的學生看來,句讀和認字就是學習中的兩個大攔路虎。

現在薑餅提出的標點符號和拼音完美解決了此類問題,在朱元璋看來,只要一經推廣。

哪怕是稚童,掌握了這一訣竅,也能輕而易舉的識文斷字。

這極大的增強了國民的識字效率。

也能為後面推廣新學做提前準備。

從薑餅這裡又薅到了好東西,朱元璋簡直是喜出望外。

這次回去後,基本上再等上一兩月的功夫,新鈔就能普及全國了。

對於自己規劃的新軍訓練試點也能初具成效,那麼對於新學的推廣也是時候排上日程。

還有之前答應過崇禎,要帶兵去崇禎十七年親自覆滅滿清。

這事朱元璋也一直記在心裡。

只是礙於手上事務太多,畢竟已經是亡國了的大明,重要程度就得往後延一延了。

只要趕在滿清頒佈剃髮令,甚至大規模屠城前行動,一切都來得及。

如果到時候新軍訓練的差不多了,朱元璋正好打算給蟎青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

讓軍隊見見血,才能徹底蛻變成真正的強軍!

心滿意足的朱元璋很快帶著朱標返回,開展他的現代化大明計劃了。

另一邊,年輕的朱棣第一次上朝,看著眾人山呼萬歲的場面,第一次感受到了權利的滋味,並由此深深的愛上了這種感覺。

這一次沒了干預,大臣們很快就朝他彙報了關於征討瓦剌的事情。

得知這是之前的二兒子定下的方針,朱棣很滿意。

他自然也知道了關於土木堡之變的事,既然已經安排好了,自然就要按照計劃進行。

沒得說的,迅速籌備軍需,準備就緒後直接大軍開拔草原。

我來,我見,我征服!

這就是該時空朱棣的人生信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