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佈滿地了。

木耒又指著那一大片紅薯說道:“此紅薯秧苗長勢甚佳,近期若有雨,紅薯須大量扦插。今紅薯苗正旺,汝等可取每株八成之秧苗裁下,用於扦插。”

“八成,公子莫不是在說笑?” 計吏籌吃驚地問道。

“無妨,新插之紅薯尚有一個緩秧、生根之過程。此紅薯即便取其八成秧苗,剩餘者不出半月便又可長滿。”

計吏籌好像聽明白似地點點頭,覺得好像是這麼回事。心想:後種的都不擔心秋天的收成,何況是早已生根的紅薯呢?

木耒又喃喃自言自語的說道:“只是不知能否將紅薯擴種到百餘畝。若能如此可就太好了,今冬便不愁吃了。”

隨後二人來到了種高粱的地塊,高粱已有半人高,長勢頗為喜人,有的根部已經紮下了水根。

看來這些奴工確實賣力,至少有充足的水供應,才能讓它們長得這般好。

木耒心想:這高粱可是出了名的耐貧瘠啊,只是不知道今年的畝產能有多少,如果要是畝產高,可以當主糧種啊。

最裡面是一塊綠豆地,大約有半畝地的樣子。

這才六月下旬,綠豆上雖然掛著很多花,但是也結了很多的綠豆莢了,看樣子再過上二三十天,就能陸續的收穫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這才種下剛2個月啊,木耒也很吃驚,沒想到這種雜糧的生長週期這麼短。收完這茬綠豆,完全不耽誤下茬種蘿蔔白菜啊。

木耒轉完這一圈很是滿意。

“行了,汝勿隨吾矣,自去鑽研那些字吧。

還有,再過一陣子,始汝要重新整理記錄,所有作物之生長情況重新填寫。

汝需做一大表格,按一年共三百六十五天計,週而復始,十天後之序號是 181,屆時吾再與汝詳說。”

計吏籌問道:“為何是三百六十五天?”

木耒回應:“你管它為甚是三百六十五天,我讓你記,你便記就是。”

計吏籌卻說道:“可是公子……”

“我不妨與你直說,自我五歲在蠶館開始,每年都能吃到桑葚,總共十年,一百二十一個半月,總計三千六百五十天。

每年吃桑葚時,我全都暗暗記下。數年平均算下來,每年正巧三百六十五天。如此,你可信服我說的三百六十五?”

計吏籌也不想再與公子爭辯,便退下了。

至於為何十天後是第一天呢?那是因為十天後,是木耒來自的另一個世界的 7 月 1 日。

當然,這僅僅是為了方便記錄罷了。一旦記錄完成,新年可以從其中任何一天開始,比如說 1 月 1 日,這便是公曆了。

二十四節氣也可夾雜其中,如此記錄兩三年,便基本可以確定這個世界每種作物的播種時間,從而能有效提高作物產量,不至於浪費時間。

:()春秋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