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4∶6,也就是 500 左右的騎兵、750 多一點的步兵。

其實這個不難選,將那些看著弱不禁風的瘦馬、矮小的馬,或者是剔除那些體格不太健壯的人,便將他們通通淘汰了下去。

刷下來的這部分人,大部分都是車邑和弓邑的人。車邑有很多馬,木耒是知道的,但是弓邑怎麼也來了這麼多的馬?木耒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才知道,這些馬竟然是,弓邑的人向白馬裡那裡租來的。現在白馬裡的馬,除了懷孕的母馬和小馬駒之外,其餘的馬全都在這裡。

步兵的訓練歸頰戎管理,騎兵的訓練歸白駟管理。在訓練完畢之後,再從奴兵中抽調 120 人左右,組成一個小的炮兵部隊,配置給他們四門帶配重箱的投石機和 4 架人力投石機。

步卒的訓練計劃是 10 天左右,除了佇列訓練外,還有為期三天的體能訓練。

步卒分為長槍兵、遠射兵、盾牌兵和刀盾兵四種,刀盾兵和長槍兵基本是以奴兵為主,木耒計劃以後將這批奴兵轉正,這樣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度就會更高,甚至讓他們成為職業兵種。

等封地的人口富餘一些後,木耒還打算訓練一批專門的弩兵。

騎兵的訓練時間就比較長了,騎兵分成三部分。

一部分是已經對騎馬非常熟識的人,比如白馬裡的人,他們訓練的目標是偵察和射箭襲擾。

一部分則是對騎馬並不熟識的人,比如弓邑和車邑的人,先行學習騎馬,而後便是學習馬上射箭或砍殺。

再有就是木耒曾經的騎兵,以他們作為核心主力,帶領另外兩部分騎兵協同作戰。

五百匹馬奔騰馳騁,其磅礴氣勢,蔚為壯觀,仿若洶湧浪潮席捲大地,震天動地。

看的木耒心潮澎湃,血脈賁張。木耒心中想道:若是將這些人披上重甲,是不是能橫掃一些小國了。

木耒的父親邢君,曾經見過上千輛戰車齊奔的景象,肯定比這場面還壯觀。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剛開始改變,大部分人還沒意識到騎兵的優勢,他們的固有觀念,還想的是騎兵和戰車的互衝。

:()春秋發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