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然而由於安西大都護府的嚴厲控制,這項期盼卻是落空了。
外交和商業在正常運作,但又不影響區域性戰爭的爆發。
一個多月前,阿爾斯蘭忽然兵分兩路進攻怛羅斯進攻的方向和薩圖克當年進攻唐軍的路線是一樣的,一路從沙漠撲往俱蘭城,一路直逼滅爾基,由於阿爾斯蘭的兵力比當初的薩圖克來得足,而且不像薩圖克當初那樣有著重重後患,所以八剌沙袞方面是雙管齊下,兩路大軍都用實了。
防守方呢?他們防守的路子和當初唐軍的路子也是一樣的:由術伊巴爾鎮守滅爾基,而由薩圖克在俱蘭城對付越過沙漠原來的大軍,霍蘭則在滅爾基山地與沙漠之間騷擾阿爾斯蘭的糧道。由於奈斯爾二世與張邁都不希望阿爾斯蘭一統嶺西回紇,所以暗中都沒給薩圖克拖後腿,薩曼甚至還給與了一些支援。
阿爾斯蘭的軍力比薩圖克當初的軍力更強,但薩圖克的處境也比當初唐軍的處境好一些,所以雙方一攻一守,竟然還是鬥了個難解難分。
由於薩圖克已經向大唐稱臣,所以向寧遠求援自然在所難免。
此時郭洛獨掌寧遠軍政,庫巴與沖天砦分別有一個府的兵力,亦黑駐有兩個折衝府,寧遠本城還有四個府,再加上民兵以及服從調遣的諸部,郭洛這時如果全面動員的話已經能發動上萬大軍,不過他卻一兵一馬也未出動,卻將薩圖克的求援使者轉送到了疏勒。
張邁接見了求援使者之後,馬上風風火火地將這件事情當做一件大事、要事、緊急事來辦,他召集了諸教諸族的智者賢者,要集眾人的智慧商討出一個幫薩圖克解圍的妙計來,結果大家探討著探討著卻偏了題,一開始張邁發下來的議題是“如何援救”,到了後來卻辯論成“該不該援救。”
薩圖克在疏勒時對異族和非天方教徒採用的都是高壓政策,自然是沒少得罪人,這時諸教諸族的“智者”“賢者”們既見薩圖克落井,哪有不趁機下石的道理?所以這場“智囊”會議探討到最後得出來的結果竟然是:“救他幹什麼!他根本就是自作自受!”
“就是!他害死了郭老都護,我們都還沒找他算賬呢!”
“不止如此,他在疏勒的時候,可還得我們好慘,給我們加了那麼重的賦稅,簡直把我們當牛馬一般使喚了!”
“他還偏袒回紇,又偏袒天方教,外族人冒犯了回紇都要處死,回紇人欺壓我們他卻當作看不見!這傢伙,簡直就是個禍胎,是個災星!”
“沒錯,沒錯!就該讓他去死,理他幹什麼!”
眼看一次商議如何解救怛羅斯之危的“智囊”大會就要變成對“張懷忠”的聲討大會,張邁才嘆息道:“諸位冷靜,諸位冷靜,薩圖克過去確實做過了不少壞事、惡事,不過最近以來他貌似也有了悔改之意,我們大唐素來是寬大為懷,既然他有心悔改,咱們也不能不給他一個機會啊,大家說對不對?”
眾人一聽這才趕緊轉口,叫道:“大都護說的是。”
但還是有人說:“不過張特使,你也得防著他點。這人反覆無常,他這次投降我看未必是真的,將來有機會也許還要反骨的。”張邁雖然兼任安西大都護,但欽差的身份仍然在,所以兩種稱呼大家還混著叫。
張邁道:“這位大師說的甚是,不過既然他接受了我們的封號,那我們還是儘量幫幫他吧。希望我們的善意與寬仁能夠感化掉他的戾氣,讓他從此真正地改邪歸正,不負我們大唐的厚望。”
諸族智者、諸教賢者都稱讚起來:“特使(大都護)心胸廣博,對張懷忠這麼好,他將來要是不知恩圖報,那是蒼天也不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