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開始改革的第一次早朝(2)(第2/3頁)
章節報錯
,我會提前尋覓技藝精湛的工匠,進行系統且專業的培訓,確保他們能熟練掌握新的印製工藝。”
“不僅如此,新型的印製裝置,其效率較現有的裝置高出數倍之多。”
“如此一來,印製速度不僅不會減慢,反而會大幅提升,足以滿足市場對寶鈔的需求。”
劉伯溫心中暗想,你們這群土包子,怎知現代裝置的恐怖,要是現在如實說,還不知如何解釋呢。
隨後,劉伯溫又轉向戶部尚書趙好德,認真地說道:“尚書大人,寶鈔作為我大明經濟流通的關鍵媒介,其穩定至關重要。”
“若不解決防偽問題,長此以往,寶鈔的信譽將大打折扣,百姓對寶鈔失去信任,經濟發展也會陷入困境。”
“雖然前期投入較大,但從長遠來看,這是維護國家經濟穩定、保障民生的必要之舉。”
“一旦寶鈔的防偽得到有效保障,經濟交易將更加順暢,國家稅收也會穩步增長,帶來的收益遠超過前期投入。”
大臣們聽了劉伯溫的這番解釋,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微微點頭表示認可。
這時,又有一位大臣站出來,憂心忡忡地說:“誠意伯,即便一切如你所規劃的那般,可新寶鈔發行後,舊寶鈔該如何妥善處理?若新舊寶鈔同時流通,恐怕難免會引發混亂。”
劉伯溫看向這位大臣,說道:“大人不必為此事憂心。”
“在新寶鈔發行之際,我們會發布詳細的告示,告知百姓舊寶鈔的兌換期限和方式。”
“在規定時間內,百姓可前往指定地點將舊寶鈔兌換為新寶鈔。”
“同時,我們也會逐步回收舊寶鈔,確保市場上流通的主要是新寶鈔,從而避免引發混亂。”
朱元璋自始至終都在關注著眾人的對話,對於這些事宜,其實早已心中有數,但朝堂之上,該走的形式必不可少。
於是,他微微頷首,說道:“伯溫考慮得甚是周全,此事便按照他所說的辦理。”
“各部官員務必通力合作,全力確保寶鈔防偽和銀行設立等,諸多事宜能夠順利推進,不得有絲毫懈怠。”
大臣們聞言,齊聲高呼:“臣等遵旨!”
李奧喝一口紅牛,精神抖擻地看著這一切,想著,這群官員要是知道銀行的成立,以後銀子銅幣會慢慢貶值,會不會現在就把劉伯溫那小老頭活吞了。
畢竟,現在的大明人,大多將銀子銅幣視為財富的象徵,辛苦積攢的財富若是貶值,他們定會難以接受。
就在李奧暗自思忖之際,朝堂上的氣氛卻沒有絲毫放鬆。
朱元璋道:“繼續奏事。”
就在六部官員整理著裝,準備奏事時,宋濂搶先出列,對著朱元璋恭敬一禮:“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六部官員心中皆是一陣納悶,實在不明白今日究竟是何緣故,怎麼會湧現出如此之多的重要事情。
朱元璋點頭,道:“奏。”
宋濂掏出提前準備好的奏本,清了清嗓子:“陛下,臣近日以來,日夜苦思,愈發深切地感到,我大明應當重新審慎地考量女子在這江山社稷之中所佔據的地位。”
“自古以來,便有‘女子無才便是德’這樣的說法,然而,在臣看來,此觀點實有偏頗。”
“在民間,諸多女子操持家務,相夫教子,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此乃內助之功,不可或缺。”
“更有甚者,女子亦能在技藝、文學等領域大放異彩。”
宋濂微微頓了頓,目光中滿是敬意:“陛下,您可曾還記得,皇后娘娘自隨陛下起,便與陛下患難與共,在諸多關鍵時刻為陛下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遙想當年,陳友諒大兵壓境,局勢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