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人口是關鍵(第2/3頁)
章節報錯
貴霜人在海上的根基薄弱,絕不可能戰勝我軍,一旦他們失敗,騎兵會立刻直髮不屈城外,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劉希耳也說:“貴霜人的王,並沒有放下休密部,有貴霜的商人告訴我們,到今日休密部的名字依然在貴霜的名冊之上。”
袁華眉頭緊鎖,西邊是羅馬的綿延戰火,東邊的貴霜又會爆發戰爭,這樣下去不奴族的元氣會一點點被耗損。
劉玉說道:“不可兩邊都大打出手,現在唯有與一方和平。”
可彥搖頭,說道:“貴霜那邊,絕無可能!貴霜是睚眥必報的性格,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他們之前的和平是為了建造海船,而那些海船上訓練的都是士兵。打不屈城用不到海船,他們造那麼多海船,目的就非常明顯了,只有可能是為了山海城。他們想要攻擊不奴族的心臟,一擊必殺!”
袁華同時說道:“羅馬也不可能!圖拉真在這裡已經損失了四個軍團,若是不打垮不奴族,他無法跟羅馬貴族交代。除非,所有的貴族被我們打怕了,才有可能反過來影響圖拉真的決定。一個雄心勃勃的帝王,怎麼可能讓一個他們心裡的野蠻人部落擋住他東進的步伐?”
,!
劉玉眉頭緊鎖,說道:“我們不可能長期和兩個帝國開戰,我們揹負不起這樣的消耗。長此以往,必然無以為繼!”
此時,有士兵進入議事堂,向他們稟報,“崔力大匠師已經派人送來信件,他們已經抵達希望城,預計三日後抵達山海城,隨行人員有三千七百人,于闐國國王隨同一起到訪。”
然後,士兵遞上一封崔力的親筆信,才退出去。
眾人長身而起,這是目前聽到的唯一好訊息,都非常高興。
開啟信件,崔力介紹了此次於闐國國王帶隨行人員兩千人,貨物無數,特意來山海城求見袁華,併為建立兩國友好和商貿而來。另外,崔力還告知眾人,大漢長安和洛陽一帶發生了旱災和蟲災,又有流民無數。崔力已經拜託,于闐國的商隊讓他們繼續救人,只是不知道可以救下多少大漢的流民。
袁華問劉玉,“庫中還有多少金銀可以用於招攬流民?”
劉玉去檢視過賬目,須臾迴轉,說道:“庫中可以呼叫的金銀還有兩萬之數。”
袁華對著可彥和劉希耳說道:“請二位明日回希望城時領取兩萬金銀和一部分糧食,從希望城立刻派出輕騎和車隊,通知四河城和伊犁城備下馬牛和草料,在這兩地換馬牛和補充草料,日夜兼程趕往長安。”
劉玉說道:“可以分一部分輕騎兵,攜帶一半金銀以最快的速度出發,這樣可以更早的趕到長安,安排相關事宜。”
袁華更是向劉希耳躬身一禮,說道:“希耳兄,是否可以勞煩您和解憂部輕騎兵來完成此事?並且請您直接前去洛陽,帶上我們的國書,請求大漢的冊封。並告知大漢,若是有大漢饑民,孤苦無依,沒有土地,我不奴族願按照人數人均三十畝不可交易的土地和住房提供給大漢流民,助他們在不奴族安家落戶。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口才能對抗羅馬和貴霜。”
劉希耳躬身回禮,說道,“必全力而為!”
劉玉讓人喊來女官,立刻安排工匠進行新的居住區建設規劃,並先將空出的大型倉庫用來短期安置所有新來的移民。
等到安排好一切,眾人再次落座商討接下來的問題。
經過討論,對於羅馬方面,不奴族將採用守勢,用三千重步兵,一千工匠,五千輕騎,守住第二個營寨,開始吸收周圍的阿蘭小部落。
一旦羅馬再次向東北進發,利用營寨為基地,不與羅馬硬碰硬,只不斷派出輕騎兵騷擾對方輜重,讓他們無力再建造下一個前進營寨。
一千工匠將不斷燒製磚塊,不斷加固和加高攻佔的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