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行立刻讓所有重步兵著甲,而乞力則要求將所有個人擋箭亭,一部分移動到大車後面形成大車後部上弩的擋雨棚,以及一部分在營地中間組成一個大亭子,用來集中一部分弩手對登上車陣的敵人進行遠端集中射擊。

同時,讓所有弩手全部換成金屬弩矢,也就是沒有尾羽的弩矢,射程會減少很多,但尾羽雨天不受影響。

在其他人看來,不奴族有兩個最重要的武器,一是弩弓,二是投石機。

下雨天,對於弓弩而言是致命的!

傳統的弓箭,其弓體材質多為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以木弓為例,木材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和木質素等成分。當遇到雨水時,木材會吸收水分。水分進入木材內部的細胞結構,使得木材的纖維膨脹。這種膨脹會導致弓體的形狀發生改變,弓的弧度變小。例如,一把原本彎曲程度合適、能夠提供良好彈性的木弓,在吸收水分後,其彎曲弧度可能減小10-20,這使得弓的彈性降低,拉弓時所需的力度變小,但同時箭的射程和速度也會相應減少。一句話,下雨天,弓本身的力氣會變小。

弓弦的材質也多種多樣。如果是傳統的麻繩、絲繩,絲或者羊腸,馬毛等材質的弓弦,在下雨天會吸收水分。以麻繩弓弦為例,麻纖維在吸水後會膨脹,繩子之間的間隙會被水分填充,導致弓弦變粗變鬆。原本繃緊的弓弦在受潮後,其張力會下降。就像一根原本拉緊的橡皮筋,如果被水浸泡後,它的彈性會變差,無法像之前那樣有力地彈回。這使得弓弦在被拉動和釋放時,無法給箭提供足夠的加速度,箭的飛行速度和精準度都會大打折扣。弓弦本身也會彈力變弱。

,!

最後就連箭,也受影響,箭桿的材質常見的有木材、竹子和現代的碳纖維等。對於木製或竹製箭桿,在下雨天會吸收水分。木材或竹子的纖維結構會吸附水分,使得箭桿的重量增加。例如,一根原本重量為20克的木製箭桿,在吸水後重量可能會增加到22-25克左右。箭的重量增加後,在飛行過程中,空氣阻力對它的影響會變大。因為箭在飛行時,空氣阻力與箭的重量、速度和形狀等因素有關。重量增加的箭,其飛行速度會減慢,飛行軌跡也會發生改變,原本平直的飛行軌跡可能會變得彎曲,很難準確命中目標。

箭羽的作用是穩定箭在飛行過程中的姿態。傳統的箭羽多為羽毛製成。羽毛在乾燥狀態下,其結構輕盈且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學效能。但在下雨天,羽毛會吸收水分。水分會使得羽毛的纖維膨脹、粘連,原本蓬鬆的羽毛會變得溼噠噠地貼在一起。這就破壞了箭羽的空氣動力學結構,箭在飛行時,由於箭羽無法正常地引導箭的飛行方向,箭的飛行姿態變得不穩定,容易在空中翻滾,就像沒有舵的船在水面上漂浮一樣,很難準確地到達目標位置。

羅馬人真的來了,在陰沉沉的天光裡,在閃電和暴雨的海洋裡,羅馬重步兵和騎兵全部殺了出來。一萬兩千人組成了一個巨大的散開來的衝擊陣型,在大雨之中,他們端著盾牌,拿著羅馬短劍和刀,扛著樓梯衝了出來。

閃電不時照亮,原野上那些密密麻麻羅馬人的盔甲和盾牌,嘩啦啦的雨聲都蓋不住近處,上萬羅馬士兵衝鋒時的吼叫。

這一刻,就算吹號,大雨磅礴雨聲也會遮擋住號聲,幾百米外就難以聽見。

所以,無法召喚在外的一千人。

乞力和劉行要依靠營地裡的五千人,防禦衝過來的一萬兩千羅馬士兵的攻擊。劉行一邊讓投石機開始拋射散彈,一邊在車陣之間遊走,不時拍著士兵的肩膀。

而乞力則站中央的小亭子區域正中,靜靜的站在戰鼓旁邊,等待劉行發出弩弓發射的命令。

即便重弩在此時只能發揮出中弩的水平,可中弩裝金屬弩矢,一樣能在五十米洞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