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海,遼東山脈主峰也。北:太子河,自本溪入,西流至遼中境,迤南入海城。左受細河、藍河、湯河、沙河、鞍山河;右受十里河,渾河枝水,國語曰塔思哈河。舊設驛三:曰迎水寺、浪子山、甜水站。商埠,光緒三十一年中日約開。有東清鐵路。復州繁、疲。府南五百四十里。明為復州衛。天命七年三月復州降。康熙三年併入蓋平。雍正四年,分蓋平地置復州�。十一年改為州,隸府。有城守尉。州境多山,西與西南皆海。其海曰復州灣。北:浮渡河。南:復州河,左受欒古河,皆西入海。東:沙河、清水、贊子、碧流,右受吊橋河,皆南入金州。長興島州判在西南百四十里海中,光緒三十四年置。其東北娘娘宮。港岸曰東崖、西崖,商船出入,海道咽喉也。水門子巡檢,光緒三十二年置。舊設鋪司四:北核桃哨、李官墳,通蓋平;南麻河鋪、欒古城,通金州。有東清鐵路。撫順衝,繁,疲,難。府東八十里。明,撫順千戶所。天命四年克撫順。光緒二十八年,分承德縣地設興仁縣,附府。三十三年移治撫順城,劃興京西北地入之,更名,仍隸府。東:薩爾滸山、鐵背山,皆天命四年破明兵處。南:渾河南北二源自興京入,合流西,左受章黨、馬郡丹、塔兒峪、拉古河,右受溫道、柳林、金花樓河,入承德。東有營盤市鎮,舊設驛一。薩爾滸南,奉撫運煤鐵路;西南姚千戶屯,安奉鐵路。開原繁、疲。府東北三百里。明洪武二十屴,置三萬衛於元開元路故城西,二十一年徙此。改開元為開原。永樂七年兼置安樂州。天命四年六月克開原。康熙三年六月置縣,隸府。有城守尉。東北:黃龍山。西北:遼河自康平入,左納馬鬃、亮子河。南:清河,右受碾盤河、扣河;又南沙河,皆西入遼河。東南:柴河,西入鐵嶺境。又東南英額河,西南入興京。邊門三:北馬千總臺,東北威遠堡,東南英額。舊設驛一。又有道,東南經石人溝至山城子,西經英城子達法庫門,東經威遠堡門至西豐,號四達通衢。有東清鐵路。鐵嶺衝,疲。府北一百三十里。明置鐵嶺衛。天命四年七月克鐵嶺。康熙三年六置縣,隸府。有防守尉。遼河在西,自開原東南流入,屈西南流入法庫境。其旁多水泊,曰蓮花泡、葦子、五角、蓮子、樂子諸湖,瀰漫十里,土人呼遼海,有遼海屯。北柴河,南範河,又南懿路河,皆西入遼河。舊設驛一。商埠,中日約開。有東清鐵路。海城繁,疲,難。府南二百四十里。明置海州衛。天命六年海州降。順治十年十一月置海城縣,隸遼陽府。十四年四月改隸。西六十里有牛莊防守尉。西南:唐王山。遼河在西。渾河自遼中入,曰蛤蜊河,左匯太子河,西流入之,名三岔河。北土河、鞍山河西入太子河,南入海州河,西入遼河。三岔巡司,康熙二十一年置,駐牛莊。西鄉、三家子、石佛寺等處舊有河道,繞流入遼,後淤塞。光緒三十四年開濬故河,涸出良田三十六七萬畝。東南有析木城市鎮。舊設鋪司四:西南營口,南大石橋,接蓋平;北鞍山站,接遼陽;東二道河,入岫巖。有東清鐵路。蓋平繁,疲。府西南三百六十里。明置蓋州衛。天命六年三月蓋州降。康熙三年六月置縣,隸府。有城守尉。又西南六十里有熊嶽防守尉,故遼城也,舊駐副都統,後裁。東:棉羊山,縣東南諸山皆發脈於此。西瀕海曰蓋州灣。北:淤泥河。南:蓋州熊嶽河、浮渡諸河,皆西流入海。東南:碧流河,即畢利河,出布霧山,南流入復州。舊設鋪司三:西北沒溝營,北大石橋,南熊嶽城。有紅旗廠、藍旗廠、吳家屯三鹽場。有東清鐵路。遼中繁,難。府西南一百四十里。明,定遼中衛、右衛地。光緒三十二年七月,分新民、遼陽、海城地,設治阿司牛錄鎮,尋劃承德西南境增入,置縣隸府。遼河在西,有冷家口。支流西南入盤山,曰分遼水,亦曰減河。正流南入縣境。又西柳河,南入分遼水。又西鷂鷹河支津,南入柳河。東:蒲河自新民入,南入渾河。又東南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