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眾將心思(第2/2頁)
章節報錯
白日裡鼓舞士氣時的意氣風發,若當真,他們這些頭人可就腦殼進水了。
隨著伊勘的五萬鐵騎覆滅,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匈奴大勢已去。
雖然還有谷裡兩萬奇兵,與漢庭和鮮卑南北求援的隊伍,但這些真能挽回目前的頹勢嗎?
或者說,李屠夫會給他們時間嗎?給他們緩息的機會嗎?
估計到時候,他們等來的不是援軍,而是夏軍的屠刀
以李屠夫的殺性,他們在座的頭人,有一個算一個,恐怕難逃淪為來年草肥得命運
想到這裡,一名頭人出列道:“大單于,我等部族逐水草而居,何必拘泥於一城一地之得失,不若儲存有生力量以待時機!”
“不錯,為了一個區區九原,賠上部族勇士的命,與諸夏的希望,不值”
“大單于,撤吧,保留火種,我等還有東山再起之機”
眾人你言我語,皆表示要保留有聲力量,以待他日!
匈奴人雖然內遷,但河套幾字彎土壤肥沃,地利廣闊,各部還保持著逐水草而居的習俗,
此時情況不妙,收拾東西,帶上最後的力量跑路,在正常不過。
,!
他們沒有什麼故土難離的困難,也沒有什麼存地失人的道道,策略便很快出爐了。
於夫羅早有此意,只不過撤退這話,不能直接從他這個首領口中說出來而已。
儘管心中已有定策,在下令撤退前,於夫羅還是要說一些場面話。
他猛然起身,環顧大廳道:“留得東山在,不怕沒柴燒,諸夏的火種,不能滅於吾手!”
“那李屠夫,行徑囂張,惡事做盡,又兼逆匪出身,必為漢庭所不容!”
“我等只需靜待時機,等到大漢平定內亂,到時必不能在任由對方長久”
於夫羅不甘心就此丟掉河套富饒之地,但連番戰敗之後,他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力量。
為了儲存最後的實力,最後的火種與希望,他不得痛下決心,提桶跑路。
不過在臨行之前,他還是給眾人畫了一個大餅,那就是靜等時機,而且這個機會也不會很遠。
於夫羅雖然大意失了祖業,但是他腦袋還是很聰明的,能分析出大漢內部的局勢。
以漢人內王外聖,和漢庭的尿性,只要平定能亂,下一個目標肯定是李屠夫。
中原朝廷,大漢天子,絕對不會容忍,一個獨立的,漢人政權,漢人武裝,漢人王侯,在大漢邊疆存在…
這一點,不止於夫羅知道,族中的很多有識者,也多少也能明白一些,甚至就連李屠夫也絕對明白。
所以於夫羅感覺,與其全員覆沒,不如保留火種,等待時機。
只要漢庭能剿滅李屠夫,到時他們在向天子重新哭訴一番,還是有很大機會重新入主河套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