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收黃河沿岸各部之力,這個過程中得到百族認同,也鑄就了自身無上的權威。

成為了另一種形式上的首領,以至於連名義上的共主舜帝,也不敢動他。

大漢開國皇帝,劉邦在與項羽交戰的過程中,不斷拉攏周邊諸侯許以好處。

乃至最後合諸侯之兵,上演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境,逼得霸王烏江自刎以謝幕。

這個過程中,也鑄就了他盟主,乃至皇帝的大義名分。

其中種種都說明了,舉兵南下的好處,有些東西非是平白無故產生的,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比如和連想要收各部大人之權,與中原王朝削藩,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是權利的美好,誰又會輕易的讓出呢,以和連的威望不足以讓各部都乖乖配合...

而田襄一番分析講解後,和連腦子好像轉了過來,大禹治個水就能得首領之位,劉邦會個盟便傳承四百年大漢。

而自己本來就是韋族單于首領,若是能趁著大漢內亂,南下掠地或抄劫一番,有了這些功績與威望,還愁各部頭人不服。

最不濟,也能趁著會盟南下的機會,將各部軍隊的排程權,握在手中…

想到這裡,和連心中靈光乍現,似乎有了方向,身體中更是熱血沸騰,感覺萬世基業隨時可成。

他心中有了計較,卻沒有當面承諾什麼:“南下之事重大,非一時而決!”

“使者且在彈汗山,暫住些時日,本單于自會給汝回覆…”

“善,一切皆由大單于做主...”

田襄望著上首處若有所思的和連單于,他知道對方心中已經動搖,至少沒有當面拒絕,事情便有餘地!

有些道理看著簡單,但若無人言說便不會去思,若有人當面忽悠一番,可能就會改變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