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忘情 2 寂寞(第1/2頁)
章節報錯
俊,生性活潑好動,當助教可真有點兒難奈案牘之苦啊。
在教研室裡,講師教授們可以不要坐班,可助教們卻是不規定坐班也會自覺坐班的。因為許多作業要批改,“疑難雜症”要解惑,教輔材料要查詢,某些課時要上課……這些纏得你走也走不開。
俊,喜歡上課。因為上課的時候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發揮自己的見解。他確實有幾回在課堂上語出驚人,讓學弟學妹們得益頗豐。因此,俊成為學生十分歡迎的助教。凡是學生選修的課,俊的教室(階梯大教室),總是座無虛席。
俊,教授歷代文學。他擅長詩詞歌賦剖析與格律意境的講解。對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教學有獨樹一幟的教學法,小說散文教學更是得心應手,收穫頗豐。至於外國文學的教學,他擔任比較文學這一邊緣學科的一些課,資料新且全,在中外文學“比較”上,見解新穎,論據紮實。總之,俊的教學很受青年學子的追捧。
開始任教,俊忙於“教務”,日子過得很快。特別是課堂上面對著師弟師妹們求知若渴的目光,面對著與學生們的暢快交流,面對著自己“半桶水”的搜求,俊感到新鮮刺激。這時候,俊無暇追憶,也無暇前瞻。
隨著業務的熟悉和“油條的老炸”,俊不再需要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教學上。這時候,俊有了漫步十里長松的時間,去追憶黃金時代的得與失;有出入歌巴茶坊的時間,去接觸男歡女愛的苦與痛。
俊不再需要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教學上,不是說他不認真教學,或許說他對師弟師妹不負責任,而是說他對自己所擔任的這課程已經是精益求精了,現在可以有時間來“追憶”或“前瞻”了。而且應該透過“追憶”自己在大學校園裡的那些“情”途不暢,“仗義疏財”,“自命公僕”,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友誼、友情、愛情的原因,從而去“前瞻”自己所追求的目標。
正因為孤獨的俊,走出了自己的“畫地為牢”,進入了是是非非的社會,才深切地感受到了寂寞。
手機的“掉價”、網路的發達、交通的便利,都使得俊能時時得到同學們的訊息。
隨著時間的流逝,同學們更多地想到了俊的“明修棧道”,而對俊父親的“暗渡陳倉”也予以諒解。大家又對俊進行了“一分為二”的理性分析,覺得俊還是一個值得交的朋友。這樣一來,俊的“伊妹兒”郵件常滿,手機“彩鈴”樂章常新,邀請“紅帖”約定常來。
這一切讓俊深有應接不暇之感,但這是外在的熱熱鬧鬧,可越熱鬧,越讓俊的內心感到難以忍受的孤單、寂寞。
俊是很敬業的,他不像那些紈絝子弟。但敬業“敬”久了,他的執著就成了負擔。為什麼這麼說呢?你聽說過“文人相輕”麼?當學生湧向你的教室的時候,教研室裡也正在對你評頭品足呢。於是你越是能聽到學生的叫好聲,你也就越能聽到教師們的批評聲。難怪作用反作用都有了定律了。在這樣的環境裡“敬”久了“業”,俊的鋒芒就被磨得平平的,自然而然在教研室裡也就感到孤單與寂寞了。
這就是教室的熱鬧作用於你,教研室的熱鬧就反作用於你。一會兒熱的,一會兒冷的,你是很難調節好你的“體溫”的。你應付這些“文人相輕”時,即使你有川劇的變臉特技也獨力難支。自然而然俊在教研室裡也就感到孤單與寂寞了。
至於開啟“伊妹兒”,見到的盡是“俊哥,弟(妹)於某月某日,舉行婚禮,至時敬請光臨。”要不,就是長篇累牘地介紹起自己的戀愛過程,似乎他(她)們的戀愛,就是經典的版本,非要你借鑑不可。
那奏著各種風格音樂的彩鈴,也不過是要求發放數量各異的禮金的短訊。更有讓俊納悶的事,就是在手機裡訴說著“先是人情後是債”之類的話。那無異於換著法兒,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