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主要是因為其中所包含的資訊實在是太多,透過有失真壓縮演算法,倒是可以減小其體積,但是這樣一來,卻會影響到影象的質量,很多細節無法看清楚。
筆記本的硬碟太小,如果將他當時拍攝的影響全部傳輸到硬碟上,根本裝不下。
於是,林鴻只好在大腦裡面首先對這個影像檔案進行處理。
由於此時配套的工具他之前並沒有編寫,他只好臨時進行編寫。
好在程式設計對他來說,根本不存在任何障礙,他花了半個小時不到的時候,就寫出了一個影音檔案切割程式,可以將大檔案按照時間的長短,切割成許多個小檔案。
為了保險起見,他先將之前的影音檔案進行復製備份,然後才開始針對其進行切割。
切割完畢之後,這才有選擇地將這些較小的檔案傳輸到電腦上。
如此測試了幾次之後,最終他才從整個檔案中最為關鍵的那幾分鐘時間給單獨抽取了出來。
短短的幾分鐘的影像,體積卻超過1G,這主要是其畫面的解析度極高就算放大十倍,畫面也不會模糊,真正的高畫質影像。
林鴻點選了播放按鈕。
顯示器中顯示出的場景是在車內,外面正淅淅瀝瀝地下著雨,由於林鴻之前還沒有編寫聲音接收驅動所以畫面是靜默的,沒有聲音。
車子向前緩緩開動,這個時候,前面出現了一個黑色的身影。
這個時候才剛剛開始下雨,對方的步伐有些匆忙,似乎正在趕路,但是他的動作有些笨拙,可以看出他的腳步有些不便。
當時由於前面只有這麼一個人,林鴻的注意力也就放在對方身
正當老人走到交叉口的時候,突然看到有光線從側面射龘出。
一輛摩托車開著燈,快速地疾馳而來。
老人可能是聽到了摩托車的聲音,他頓住了身形,正想轉身檢視路況的時候,摩托已經從他身邊唰的一下擦身而過。緊接著老人臉上便露出痛苦之色,然後便直接栽倒在地。
奇怪的是從畫面上來看,摩托車並沒有和老人產生直接碰觸。
但可以肯定,老人的倒地,必然和這輛摩托車有關係。
林鴻看到這裡,將畫面定格,然後倒退繼續檢視剛剛這一幕。
摩托快速從老人身邊衝過,老人臉上露出痛苦之色………;
看到這裡,他已經完全明白了。
他將播放的速度減慢八倍非常清晰地看到,在摩托車從他身邊飈過的那一刻,車胎正好壓在了路面上的一刻小石子的邊緣,然後小石子猶如一顆被射龘出的子龘彈一樣,一下擊中了老人的腳踝。
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麼當時老人的腳踝會腫大淤青。
此刻看這個影像檔案的感覺有點奇怪,就好像正在閱讀自己的記憶,將自己之前所經歷的事情重現。
和影視作品中使用普通攝像機拍攝下來的角度不同,林鴻此刻所看到的這些畫面,是由兩個畫面所組成的,交叉融合,形成了一個範圍達到160度到170度視角,完全就像是自己的眼睛在看的感覺。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林鴻對這個畫面進行了處理,只保留單獨的一個畫面,看上去更為平面,這樣子看上去,出來的畫面就和普通攝像頭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看了看時間,現在還早。
林鴻順便就將攝影功能給完善一下,為其加入特定的指令,在自己想要它啟動的時候,就啟動,然後設定了幾種常見格式,根據情況不同使用不同的格式進行資料儲存,這樣也可以節省空間。
攝像功能,是超腦系統的第一個實用功能,卻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了用場。如果他當時不是正好在測試這個功能,這事還真的會有一些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