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吧,把這個該死的世界一切全都燒個精光!

燒了這該死的‘專賣’,燒啊,燒啊。

他早就想這樣做了。當發現自己這麼做後,還能讓兄弟姐妹的生活重新好轉起來,他已經迫不及待。

一把烈火!自己對河內能做的報復也只有這些了。

……

一處大火的外頭。

“燒吧!全都燒光吧!”一箇中年人拿著望遠鏡,滿面帶笑的眺望著遠處的工廠。

燒得好!燒的妙!

河內本來就是一個火藥桶了,這一把火就有可能讓河內整個爆炸起來。陳杰他們苦心積慮的來推行變革,來玩‘儒家大同’現在這一把把火就像巴掌一樣,狠狠的打到了他們的臉上。

只是一個‘殘民’,只是一個‘不仁’,就跟儒家相違背。

河內,三傑

別以為在河內就能永遠的稱孤道寡下去,就能一切安穩,一切太平。他們想的太美好了。

相貌平凡的中年華人滿意的望著自己的手下。

活兒做的漂亮。人死在裡面最好,不然還要費自己的手腳。這下南京總部下達的指示是圓滿完成了!

在局裡的大人物面前,自己的名字總該進入那些大人物的眼睛裡了。

……

幾道急報從地方上迅速送入河內。陳杰仨看了後臉色苦的一逼。

死亡人數二十七人,失蹤二十五人,燒傷二百人。

前後三天兩夜裡五處大火,損毀倉庫十二個,廠房三個,職工宿舍一處不然不會死傷這麼多人,木材、糧食、布匹、機械,損失總金額高達超過四百萬!

這兩行數字是觸目驚心的,損失之大幾乎讓人心底發冷。

河內可不是北方的陳漢,四百萬已經是一個很大很大的數字了。

可是陳杰三個都不是眼睛裡只有錢的蠢貨,他們更擔憂的是這一連串火災所引發的惡劣影響。

五個發生縱火事故的地方都比較的靠近,但再看這些火災事故發生的時間,給人一種最直觀的感覺就是後四者是受始作俑者的影響而爆發的。因為五處大火前後有時間差,這個時間差似乎足夠訊息從最初的發生地傳到後頭的。

但就是太直觀了,反而有一種‘故意’的感覺。

陳杰自覺的感觸到了一股陰森森的惡意,他覺得這事兒是被人故意挑起的。

“除了北頭的人,還能有誰?”吳熊光更是直接的將矛頭指向了陳漢。

“可是我們沒證據。”楊正傑考慮的則更多是如何應對接下來的危機。

仨人很清楚這幾年河內‘安定’的局面下隱藏的暗濤洶湧,說是一個火藥桶到不至於,說是火山口也不至於,可總是一股強烈的噴泉的。

河內小家小戶的,一個處理不好,被噴泉衝翻的可能不大,但損失慘重卻是肯定的。到時候就不是隻區區的四百萬了。

到知道,如今的河內可是‘太平時節’,被三傑控制的官方報紙,都已經有不要臉的人把現在的河內比作‘大治之世’了。

塑造偶像似乎是宣傳機構的一種本能,在陳漢是對陳鳴的無限吹捧,在河內就是對三傑的無限吹捧。吹捧的連三傑自己都覺得擔不起。

結果就是這樣‘太平的要邁進盛世’的環境裡,無災無難,突然間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來,而且不是意外,而是有人在走投無路下的故意在縱火。這影響力足以震動整個‘天下’。

至於損失了四百萬,反倒是小意思。

三傑和手下的幾名政府頭首官員共聚一堂,每個人都是愁容滿面,出了這麼大的事兒,而且品著味道就覺陰森,這是不是說南京要對他們下手了呢?

如果南京真的要對河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