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透過對太陽活動和近地空間環境的檢測和研究,逐漸瞭解到太陽風暴的一些特點和規律。

最為突出的是太陽風暴的週期性,突發性和地域性。

太陽風暴的週期性主要表現在太陽活動水平的週期變化上,其週期一般具有11年左右的變化特徵。

有太陽活動,高年和低年之分。

從黑子數的多寡以及太陽10.7cm射電流量的變化,就能夠很容易看得出來。

但同時也體現了突發性。

就比如這一次遭遇到的超強太陽風暴。

就是體現了突發性這個特點。

突然之間產生,讓人猝不及防。

地域性,太陽風暴引起的某種空間環境擾動,在地球空間中的不同位置,影響程度有所不同。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在突發性這一方面,雖然有很強的突發性,但是因為很多時候,人類可以提前十幾分鍾甚至是十幾個小時提前得知。

所以倒也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根據有歷史記載,地球上面出現過最強的太陽風暴,是1859年9月1日的卡林頓事件。

不過在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造衛星,無線電通訊和現代的電力傳輸網路。

太陽風暴並沒有給地球帶來過於嚴重的災害。

只是造成了長達八天的惡劣空間天氣。

馬天明不知道,這一次的超強太陽風暴的程度究竟是多大?

但是根據他建造宇宙飛船的時候的資料來看。

這一次的超強太陽風暴很有可能比想象中的還要更加恐怖。

如果按照星辰一號的建造資料,就算是近距離行駛到距離水星那個位置,也能夠抵抗射線流量大於等於10的平方。

這已經是強太陽風暴的1萬倍了。

可是現在星辰一號還在月球這邊,距離太陽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

即便如此,依然觸發了星辰一號的報警裝置。

很難想象這一次的太陽風暴會達到何等程度。

“根據檢測結果顯示,這一次的超強太陽風暴射線流量達到10的-1次方。”

對面很快傳來了準確的訊息。

馬天明聽到這個訊息,暗暗鬆了一口氣。

這個等級還在星辰一號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不過,地球上面的那些衛星等,可能就會收到巨大的影響。

誰也不知道,這種強度等級的超強太陽風暴,會造成怎麼樣的結果?

與此同時,飛船內部的廣播也響了起來。

“各位同事們,請注意,超強太陽風暴即將來襲,請大家做好防護措施。”

很快,馬天明就來到了控制室。

在控制室裡面,一群科學家們早已經在那裡忙碌得腳步粘地。

這一次的超強太陽風暴,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害。

但對於他們來講,也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實驗機會。

可以檢查一下,星辰一號的防禦能力如何?

要知道,在浩瀚無垠的星空中,可能會隨時隨刻都遭遇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太陽輻射。

太陽風暴也是屬於太陽輻射的一種。

這是最好的檢測機會。

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星辰一號也第一時間把檢測的結果通知到地球上。

實際上,就算是星辰一號不通知,地球上面的人也已經知道了這個情況。

只是一會兒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