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集團的律師團隊可以說他們呆過最輕鬆的企業了。

只需要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多加註意,根本不用太過擔心其他法律風險。

星辰集團的律師團也逐漸在律師界嶄露頭角。

有這樣一隻團隊,又有頂級的銷售團隊,再加上星辰集團的光刻機屬於壟斷產品,根本不愁賣。

談判幾乎一次性完成。

對於晶片聯盟的人來講,不快點不行啊,再不快點,優先權就要給其他企業了。

最終,晶片聯盟以7.8億美元一臺,向星辰集團訂購20臺光刻機,擁有除華為集團的2臺光刻機之外的優先供應的權利,

接著是伊藤集團以10.5億美元一臺,向星辰集團訂購20臺光刻機,每個月供應一臺。

飛電集團以10.3億美元一臺,向星辰集團訂購10臺光刻機,每個月供應一臺。

四星集團以10.4億美元一臺,向星辰集團訂購10臺光刻機,每個月供應一臺。

三家頂級集團的公司的最終成交價都相差不遠。

其實說起來,之所以能夠拿到這個報價,還得多虧了伊藤集團的報價,不然還真沒有辦法賣出如此價格。

星辰集團直接用伊藤集團的價格去壓飛電集團、四星集團,迫使他們提高報價。

雖然沒能拿到第一批光刻機,但是經過檢查之後,他們知道第一批光刻機供應給華夏企業了。

對於華夏企業,說實話,只是領先一年時間而已,他們並不害怕。

他們更加害怕的是同行,如果被其他同行優先拿到光刻機,那才是真正的麻煩。

這才使得這次三家集團的公司遠高於其他公司。

除了這三家集團公司之外,星辰集團的光刻機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三年之後去了。

當然,後面那些企業的價格肯定沒有頭批價格那麼高。

不過平均下來,售價也高達將近6億美元。

就這麼短短的兩天功夫,星辰集團的光刻機預售價格高達800多億美元,訂金也收了將近300億美元。

還沒有正式製造,就收到了將近300億美元的現金。

除了星辰集團之外,恐怕沒有公司有這種實力了吧。

跟星辰集團的其他產品一樣,星辰集團直接在官網上公佈了當前訂單情況,當然,具體的成交價格就沒有披露了,沒有這個必要。

不過大家還是可以從其中的匯總價格看個大概資料。

這些天,網路上對星辰集團的光刻機一直保持持續關注。

當星辰集團官網上上線光刻機的銷售情況時,頓時引起了一陣掀然大波。

“我去,這光刻機價格也太誇張了吧?截止目前為止,預售了110臺光刻機,售價高達805億美元,算下來,平均一臺光刻機竟然要7.3億美元。”

“7.3億美元一臺機器,也有人買?還賣了110臺?這太不可思議了,7.3億美元換成現金得鋪滿一間屋子了吧?”

“資料還在上升,就這麼短的時間裡面,星辰集團又賣出了1臺,這種銷售速度,怕是隻有搶銀行才能比得上了吧。”

“兄弟,想什麼呢,就星辰集團這種賺錢速度,搶銀行都沒有他快。”

“這充分說明了,掌握了最頂尖的科技,就能賺大錢。”

“別隻盯著星辰集團賺了多少錢,也不想想星辰集團為了研發光刻機,暗地裡花了多少錢。能夠賣出如此高價,完全是星辰集團應得的。”

如果劉明宇看到這句話,說不定會告訴他,很抱歉,這次的光刻機並沒有花費太多的錢,可能連一臺光刻機的價格都沒有花到。

不過星辰集團沒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