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王偉華已經得到了公司那邊同事的確認。

“是的,潘教授以及其他幾位教授的團隊都將加入公司,現在已經在辦理入職手續了。”

王偉華雖然沒有明面上確認潘建國等幾位教授正式加入星辰集團,但是在最後時刻,也幾乎已經可以確認潘建國教授他們加入星辰集團了。

“看來網上的那個新聞是真的。”

“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新聞,不過既然華哥都已經確認了,那必然是真的新聞。”

“潘教授他們加入星辰集團,那他們以前的團隊的隊員們該如何是好?

連主力都去了其他公司,他們還能夠繼續研發他們的專案嗎?”

“是啊,連核心技術都已經離開了,之前他們所研發的專案,基本上算是毀了。”

“其實就算是他們沒有離開,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

星辰集團的量子計算機都已經證明了是真正的量子計算機。

那麼他們之前的研發專案,還有研發的必要嗎?”

“科研這方面,看的是最終結果。無論你之前投入了多少精力,多少金錢,最終失敗了,那就是一無所有。

一將功成萬骨枯。

這句話放在科研方面,也是很符合意境的。

絕大多數人只看到了成功的專案。

其實在背地裡面不知道有多少失敗的專案。”

“其實我感覺你們大可不必那麼擔憂,說不定潘教授他們把他們的團隊都帶過來了呢。”

“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五位教授以及他們的團隊加入星辰集團,那得多少人啊?恐怕比星辰集團量子計算機研發部的人都要多吧?

那到時候應該要聽誰的?”

“我就提出這麼一個假設而已,誰知道呢?不過你說的也確實有點道理,如果他們都把自己的團隊帶過去,那到時候應該聽誰的呢?

要知道技術負責人張茂才曾經還是潘建國教授的學生。

如果屈居張茂才的下面,怕是不是那麼好管理?”

王偉華也看到了彈幕上面他們討論的話題,不得不說,有些人的敏感度還是非常強的,只是單純透過簡單的入職,就可以做出與事實最為接近的判斷。

王偉華繼續爆料道:“剛剛我在彈幕上面看到有許多兄弟姐妹們,在那裡猜測潘建國等幾位教授原本的團隊應該要如何自處?

實際上在這裡我有一個獨家新聞,想要與大家分享一下。

如同一些兄弟姐妹們所猜想的那樣,這一次潘建國等幾位教授加入星辰集團,不只是自己加入,同時也包括他們的絕大部分隊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