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確認,臺下的掌聲略微消停了之後,趙青松拿起話筒大聲宣佈:“各位現場觀眾的朋友們,以及直播間的觀眾朋友們,今天的新聞釋出會就到此為止,如果有興趣關注量子計算機的新聞,可以及時關注我們的官方網站。

有任何有關訊息,我們都會第一時間在官方網站公佈。

請及時留意。

在這裡再次感謝大家的到來,謝謝大家。”

以趙青松為首的星辰集團工作人員,集體向大家鞠了一個躬。

正式宣佈,樣子計算機的新聞釋出會正式結束了。

眾人紛紛從現場離開。

潘建國宣佈完訊息之後,腦袋不由得一空。

此時此刻,他竟然不知道自己以後何去何從?

是否繼續研究自己的工作?

繼續研究量子計算機?

可是真正的量子計算機已經研發成功。

那麼自己的研究專案是否還需要繼續堅持?

明明已經有成功的案例,而且成功的方向也跟自己的研究方向絕然相反,繼續研究下去,根本不可能成功。

可是如果不繼續研究,那麼之前耗費的研究資金就打水漂了。

而且不只是自己,還有跟著自己一起研究的團隊,一下子也不知道何去何從。

明明在昨天,自己還是量子計算機領域的大拿,甚至還擁有量子計算機之父的稱號。

只不過一個晚上,量子計算機之父的稱號也不見了,甚至自己的工作都不知道能不能夠保得住。

如果繼續研究量子計算機,似乎也可以。

畢竟剛剛自己的學生張茂才在介紹的時候,介紹的得非常詳細,如果自己轉變研究方向,跟著自己學生的研究方向進行研究。

或許也能夠有所成就?

不行。

不能這樣子做。

這樣子做的話就變成了抄襲。

潘建國寧願不再繼續研究量子計算機領域,願不願意成為一個抄襲者。

抄襲者人人喊打,自己不應該成為這樣的人。

而且這樣子做,很有可能也會害了張茂才。

因為在講解的時候,恐怕誰都清楚,張茂才的講解方式,擁有洩露技術的嫌疑。

而如果自己用這種方法進行研究的話,無疑坐實了張茂才洩露技術的嫌疑。

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自己都不應該這樣做。

既然無法在量子計算機領域取得好的結果,那麼只能夠轉變思路,尋找一個新的專案。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潘建國真的不想放棄量子計算機。

可是,他沒有選擇。

或許應該好好的放一個假。

回去之後,再慢慢思考新的專案。

潘建國帶著助理準備從現場離開,忽然之間身後有個聲音叫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