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變技術屬於劉明宇與官府的合作專案,劉明宇擁有49%的股權以及50%的收益。

劉明宇除了提供完整的技術資料以及製造可控核聚變裝置所需要的材料之外,不需要在提供任何幫助,其他一切的東西,都由官府負責。

除了這兩樣東西之外,劉明也就算是有心提供,也無法提供。

可控核聚變技術方面的人才,還不如官府的儲備人才多。

雖然官府在可控核聚變技術的進展不大,在人才方面卻是屬於頂尖的那一類。

華夏地大物博,尋找人才還是要相對輕鬆的。

劉明宇也正因為看中了官府的人才,所以才願意把可控核聚變技術分享給官府。

在之前的談判中,也為自己爭取了足夠的利益,再怎麼說也不會太過吃虧。

一直以來,劉明宇也極為相信官府拿到這些資料之後,能夠以非常快的速度把第一臺可控核聚變裝置研發出來。

可是從趙老方面得到的訊息,卻是讓劉明宇有些擔憂。

在這個可控核聚變技術專案當中,劉明宇除了派遣那些對接人員之外,並沒有在這個專案當中派遣技術人員。

所以導致劉明宇雖然能夠在系統的介面中看到整體專案的進展情況,但是卻沒辦法透過積分直接讓他們快速透過疑難雜症。

使用積分快速透過的本質,是讓劉明宇屬下獲得相應的知識,從而在專案中發揮作用。

但是因為沒有在這個專案派遣技術人員,所以劉明宇並不能透過這個方法直接解決問題。

不過還好,還有另外一個方法,那就是使用積分兌換相對應的資料,讓其他人進行學習並解決。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解決問題所需要的時間,會大幅度增加。

畢竟,對於那些技術人員來講,學習一下新的技術,需要時間消化。

至於需要多少時間,就要看學習的人的天賦如何了?

如果是相關方面的天才,那麼完成的時間會大幅度縮短。

但如果是給普通人看這些資料的話,恐怕就是給他們一年,甚至是更長時間,也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能夠參專案的技術人員,說明了他們在相關技術上面,有過人的本領。

如果是濫竽充數的人,在這種高階技術的研發工作下,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顯形。

在這個專案,都是官府派遣的人才,都是屬於最為頂尖的人才,在專業技術方面,絕對是毋庸置疑的存在。

劉明宇點開了專案詳情,直接把目光放在了最後一個節點上面。

可以看到,在這個節點上面,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已經停滯了將近一個月時間。

可是,這個節點卻依然顯示綠色狀態。

也就是說,如果是正常情況下的話,這個節點用上一個月時間,甚至是更長時間,都是情有可原的存在。

劉明宇可不想他們在這個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算一下時間,整體過去,也將近幾個月時間了。

必須要加快製造速度才行。

劉明宇再次點開困擾了研究人員將近一個月時間的節點。

仔細看了一遍,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原來可控核聚變裝置已經完成了將近70%,但是現在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

如果把可控核聚變當做一個熔爐的話,現在就是要把可控核聚變材料包裹在裡面,進行加熱。

按照劉明宇給予的技術資料當中,採用的是一種電磁場進行隔離,從而實現核聚變。

劉明宇給予的技術資料當中,明確了這種材料,也同樣給予了這種材料。

按照正常情況下,應該是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