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侯在獄中思考了很多,這些日子發生的種種,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不斷浮現。

他想起自己在朝堂上的直言進諫,得罪了寧王一派,才遭此陷害。

又想到家中的妻兒老小,如今自己身陷囹圄,不知他們該如何應對。

那些曾經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兄弟,是否會因為自己的落難而受到牽連。

還有林婉瑤,這個勇敢聰慧的女子,她必定會與趙國公還有靜安公主一樣,為了替自己洗刷冤屈四處奔走,不知她是否能成功。

想著想著,武安侯不禁長嘆一口氣,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不屈。

這朝堂分派,鬥爭不斷,自己一直秉持中立之態,不偏不倚,不曾想竟遭此陷害,落得這般下場。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聖上,多疑,從自顧公案之後,朝堂就開始拉分陣營,一片混亂。

他心中不禁湧起一個大膽的想法,如今這局勢,如若讓七皇子這種人登位,後果根本不敢想。

唯有正直的明君在位,國家才會安穩太平。

而就在此時,眼前不禁浮現出三皇子的身影。

雖傳言中三皇子狠辣果斷,可那皆是針對貪贓枉法之人。

思及此,武安侯的心中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偏向了三皇子。

他暗暗發誓,若能重獲自由,定要讓那些陰謀陷害之人付出慘重代價,也要全力輔佐三皇子,開創一個清明盛世。

幾日後,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上奏,為武安侯求情,並指出寧王一派可能存在誣陷之嫌。

刑部左侍郎張大人也表示,在審查過程中並未發現確鑿證據證明武安侯貪汙軍餉。

皇上聽聞,陷入沉思,對寧王一派的彈劾開始產生懷疑。

皇上陷入沉思後,看向刑部左侍郎張大人,問道:“張卿,依你之見,此案是否還有其他疑點?”

張大人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回皇上,臣在審查過程中,雖未發現武安侯貪汙軍餉之確鑿證據,但寧王妃一事與此案似有牽連,不排除有人故意構陷武安侯之嫌。”

此時,朝堂上的大臣們也紛紛附和。

“懇請皇上徹查此事,還武安侯一個清白。”

“武安侯忠心耿耿,定是被奸人所害,望皇上明察。”

請求皇上徹查的聲音此起彼伏。

皇上微微點頭,說道:“既如此,武安侯回府禁足,朕命你繼續嚴查此案,務必查個水落石出。”

張大人領命退下。

寧王貪圖貢品之事再次被人提起,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

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寧王竟然真做出這等貪贓之事!”

“此事必須嚴查,不能姑息!”皇上聽聞,臉色愈發陰沉。

“此事若屬實,寧王難逃罪責!”

而寧王此時則惶恐不安。

“這可如何是好?”他在府中來回踱步,心急如焚。

寧王妃也慌了神。“王爺,這可怎麼辦?”

一時間,寧王府上下陷入了恐慌之中。

這時,寧王的謀士進言道:“王爺,當務之急是要想法子平息皇上的怒火,或者尋得替罪羔羊。”

寧王眉頭緊皺,目光中滿是焦慮,思索片刻道:“可這談何容易,如今證據確鑿,方方面面都對本王不利,本王究竟該如何是好?”

寧王妃見寧王這般愁苦模樣,心下也是焦急萬分,趕忙派人去宮中聯絡貴妃。

貴妃得知此事後,不由得柳眉緊蹙,心中也是一陣煩惱。

“這寧王真是會給本宮找麻煩!本宮在宮中本就步步為營,他這一來,不知又要給本宮添多少亂子。”

儘管心中百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