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百姓紛紛揣測,這位常勝將軍此番歸來,會給京城帶來怎樣的變化。

與此同時,邊疆鄰國也傳來訊息,要派遣使者到京。

據說,這使者身負重要使命,或是為了商討邊境貿易,或是為了試探朝廷的態度。

一時間,京城內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都在暗中準備,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複雜局勢。

朝廷大臣們在朝堂上爭論不休,有的主張以強硬態度對待鄰國使者,有的則認為應以和為貴,透過談判解決爭端。

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們也在紛紛議論,對未來的局勢充滿了擔憂和好奇。

在此時,皇帝看似漫不經心地對趙國公說道:“愛卿啊,趙安此次當真不負眾望,你操勞半生,為國盡忠效力,如今也終於能安心享享清福,安度晚年了。”

這話語看似關懷備至,實則明顯是要讓趙國公退下大將軍之位,好為其子趙安騰出位置。

趙國公瞬間便聽出了皇帝的弦外之音,他不僅沒有絲毫不滿,反而老淚縱橫,當即跪地叩頭,聲音顫抖且謙卑地說道:“陛下隆恩浩蕩,老臣何德何能,受此體恤。老臣此生能為陛下和朝廷效力,已是莫大的榮幸。”

皇帝說道:“朕觀趙安英勇無畏,謀略過人。朕信得過你,也信得過他。”

趙國公又道:“老臣定當督促他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絕不敢有半分懈怠,辜負陛下厚望。”

皇帝微微點頭,露出滿意的神色,說道:“愛卿快快請起,朕信得過你趙家的忠心耿耿。”

趙國公再次謝恩,這才顫巍巍地起身。

趙國公回府之後,沒有半分遲疑,當即揮筆寫下了言辭懇切的辭官帖。

在貼中,他詳述了自己年事已高,精力不濟,恐難以勝任大將軍之職,為了朝廷安穩,甘願辭去官職,只保留爵位,以安享晚年。

這份辭官帖很快便被呈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皇帝閱後,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一絲感慨,隨即硃筆一揮,批准了趙國公的辭官請求。

自此,趙國公正式卸下了大將軍的重任,而其子趙安接棒的道路也變得順暢無阻。

趙安回京那日,京城百姓夾道相迎。

趙安騎著高頭大馬,身後是他的精銳之師,威風凜凜,氣勢非凡。

那軍旗獵獵作響,士兵們步伐整齊,盔甲在陽光下閃耀著冷冽的光芒。

趙安剛一入京,便被皇帝急召入宮。

:()墨辰念婉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