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出現困難的起因於公司更換了領導班子。

新的領導班子組成的人員大體情況是這樣的。正主管是個自私而又貪婪的管理者,對上諂媚奉承,對下苛難成癮,這樣的一個人,喜歡的自然是和他同一類,喜讒言,惡真言。

副主管呢,自詡自己聰明的無可匹敵,做任何事都要用一二三來彰顯他傑出的歸納總結能力,當然他也確實聰明,非常知道正主管愛聽什麼不愛聽什麼,偏偏又是個天性就愛搬弄是非的人。

這樣的一對活寶降臨到子公司,瞬間破壞了大家原本協同合作創業績的積極性,做得好不如說的好,尤其是雪蓮的直屬負責人,是最大的受害者,被這對活寶壓制,無意再盡心創造業績。他本就是家資億萬的富二代,到這種事業編制裡來不過謀個官職,如今邪星當頭,讓他對這個單位失去了信心,開始轉移事業部署。

古來將帥之才不多得,有的人就是有領導才能,而有的人就是沒有,隨著這位部門負責人事業重心轉移,整個子公司變成了一盤散沙。正主管以淫威苛政加以管束,可毫無效用,可以說除了雪蓮及個別幾個同事以外,大都是家境殷實,或後臺強硬的二代們在這個單位裡,很多人都不缺錢也不缺權,只是圖個體面,你若使我不得體面,我怕是也不會讓你體面。

兩位主管自然對每個人的身份背景都有所瞭解。正主管便專挑沒後臺的欺負,副主管挑不聽她話的欺負。

兩人為了滿足個人利益,串通一氣,對上級虛增業績,以謀得獎勵;對下級則制定苛刻制度,以扣罰滿足其貪慾,宣示其威。這就導致上級認為這個子公司的創收能力是可以更上一層樓的,因此會加碼業績增長指標,同時卻不去考慮產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導致計劃目標難以完成,當然做為企業主的立場,指定完不成的業績指標是一種策略,可如果是一刀切,那似乎對自身企業發展並無益處,就好比下一季度的業績增長指標是人均1000萬,那麼你0增長和增長999萬是一樣的懲罰標準,0增長如果扣5000元的話,999萬也是扣5000元,在這樣的政策下,誰會去拼命增那999萬呢?

大家都不想增,實際卻不得不增。一來這本來就是你的工作,二來不去做你的同事和直屬領導會受牽連,三來增到999萬的話,至少你可以有999元的獎勵,抵扣一下變成扣4000元。打工麼,不就是這樣的嗎?

不願意,卻不得不做。

人活一世,大多是苦,卻也的活。

可在這樣的領導班子下,最直接的結果是做的越多錯的越多,錯得越多懲罰就越多,明知如此,卻還是要做,做了,卻還是要被批評指責。

有一次正主管因為客戶直接給他打電話提要求,而被正主管指責雪蓮服務不周。

利息是相互的,尊重也是相互的。

對雪蓮而言,尊重客戶,服務於客戶,這是她的職責,但客戶不尊重她,以他自己的身份自傲,卻從未給服務於他的工作人員以尊重,更沒有給服務於他的單位以價值,她為何要讓利給他?為何要屈從於他的想法?

可正主管不知道這些,他輕信客戶說的能給他帶來的利益,要求他們提供隨叫隨到的服務,要求他們將合作價格壓到最低。這意味著雪蓮不但一分錢的收入沒有了,還要奴僕一樣服務於這位客戶。於是,他指示雪蓮去做這件事,雪蓮表面答應了,卻也將這位客戶歷年的表現如實彙報了,如果正主管還是執意讓她去降價,她接受指令。

最終正主管還是下了最低價格的指令。

雪蓮遵從。

幾日後,上級領導親自下子公司,質問:“為何要這麼低的價格?”

當著上級領導的面,正主管質問雪蓮:“為何要這麼低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