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門去,並在官府過了檔。經此一番,月桂大約明白不能讓他回心轉意,回徐州後,下功夫使手段,勾搭上附近一個老鄉紳,也不知怎麼哄,居然讓那老頭抬了她回去做填房。
老頭孫子都十七八歲了,兩個兒子,一個在當地縣衙做小吏,是朝廷備案最低階官員。月桂命,到底還是應了。
段世昌諸般心思,輕易不敢與外人道,輕易不敢再讓人算命。兩年前,趙義兄受傷,昏迷不醒,孫老夫子未卜先知,帶了個善醫術道友,上門來給外甥醫治。
段世昌見他鶴髮童顏,比多年前還顯精神,心中更是敬服,因他知曉自己家中事,更曾為他和玉婕推算,就求他幫自己開解,算運算元孫之數到底如何,玉婕母子是否還活著,現在何處。
孫老夫子望著他笑而不語,好半天,反問說:“時至今日,段爺以為命是算出來,還是,算出來成了命?”
段世昌無言以對。看結果,命似乎是算出來那樣。可細想來,要不是當初那場算命,就不會有後來許多事,他和玉婕之間就不會有紅薔,不會有月桂,也許今天玉婕仍是他賢內助,夫妻恩愛,子女繞膝。這麼說來,倒是算出來成了命。
不過,最後,孫老夫子還是給了他一點希望:“那日在農莊所見那位夫人,福澤深厚。段爺與她,還有再見之緣。”
段世昌追問小強下落。
孫老夫子笑道:“她母子緣分極深。母親無事,孩子自然也是好好。至於那孩子以後能不能姓段,只看段爺如何了。”
看他?不管他們母子在外面遇到什麼,只要找到他們,他自是想讓他們回來。
十多年沒有頭緒,半月前在松江吃了頓飯,竟意外地找到了線索。
玉婕出走後,家中一片混亂。過了些日子,對方上門討要欠款,管家們才想起來,呈上宜興送來奶奶定做陶器。
那器皿形狀古怪特別,段世昌問過白芍黃芪才知道叫氣鍋。玉婕孕中喝了不少雞湯,某日想起叫廚房蒸雞湯,又嫌蒸得不好,就畫了圖,寫了個大概,叫人去做。前後做了兩個,玉婕都不滿意,重新畫了圖。後來兒子出生,上下忙得昏天黑地,都把這茬忘了。好容易做好送來,玉婕已經不在。
說不清懷著什麼心情,段世昌命玉婕兩個廚娘按照她描述烹調氣鍋雞。那湯果然很鮮很香又很清淡。段世昌把張嫂子留下,隔一陣讓她做一回氣鍋雞。他都是自己享用,不曾拿出來待客,更不許家中廚子外傳。
沒想到在松江那家開張不久,還不甚出名酒樓,見到了以為獨他一家擁有氣鍋,吃到了氣鍋雞。氣鍋和雞湯都勝出他家。
單隻氣鍋和菜餚,還有可能是巧合,可當知情人介紹起主人兼主廚,說是南京人,十多年前就曾跟著一個姓張寡婦在松江開了個食鋪,雖然小,卻很快打響,後來食肆關門,他送張氏南下尋親,又在閩南幫著開了間極賺錢酒樓,年長思鄉,不回南京,就在松江落了戶。
時間頗對得上,段世昌上了心,留意打聽出來一些細節,越發確定那廚子從前東主張氏就是化名張歆玉婕。
那廚子口風頗緊,可他女兒——那丫頭心懷妒恨,兜底說出了玉婕養女身世,雖不知曉玉婕根底,卻幫他確認了張氏名歆,愛子叫小強。
玉婕還是心慈手軟,這麼個禍害,竟然放她一家到松江來。不過,也幸虧這樣,才叫他得了訊息。
得知奶奶在南京收養女兒舅舅是捕頭倪乙,重陽就明白了當初為什麼在南京什麼也沒查到。
找到奶奶和大少爺要緊,段家和周氏名聲也要緊,大爺隱了蹤跡,匿名來到泉州。原以為需要費些力氣才能打探到奶奶訊息,卻不知奶奶與那後夫竟是此地名人,才不過問了一句,就招來客站夥計長篇大論。
先說到不久前,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