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德正式稱王后,他手下的人得力下屬全部封侯封將軍。而周分旦被封為二王,意思是僅次於張宏德的王。因為在吞併萬老四地盤這一關鍵之戰中,能夠兵不血刃地拿下,全賴周分旦周旋。而此戰另一個居功至偉的人物黑龍被封為大將軍。由於張宏德勢力愛民如子,積極解決民生問題,老百姓積極擁護,親切的稱呼張宏德為“鎮西王”。張宏德美名遠揚,許多名士名將紛紛來投,張宏德專門去設立招賢館,安排專人負責這項重要任務,因為周分旦之前就是幹招人這塊的,張宏德就交給他全權負責。

現在張宏德的地盤佔據了整個西南方向。他如果往北方進軍就要越過長江這道天塹,當然瞭如果北方諸侯想要進攻他也要面臨這種問題。張宏德派遣白鷹為鎮北將軍,守住北面要塞。現在在南方可以跟張宏德可以爭雄的就是東南方向的大諸侯屈三棍。張宏德派重兵把守東面的門戶,並且由大將軍黑龍親自駐守。

張宏德一直有一個原則就是攘外必先安內,他沒有主動進攻別人的想法,打鐵還要自身硬,一旦各方面理順了,爭雄天下自然水到渠成。接下來張宏德聽取各方面意見,選拔強臣幹吏,完善民生事宜,治理州縣。過了兩年,張宏德地盤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家家有餘糧,戶戶牛羊滿圈,成了聞名天下的大諸侯。

而在張宏德幾人在謀劃下一個進攻目標時,東南大諸侯屈三棍突然病逝了。他的三個兒子為了爭奪繼承權,大打出手,結果老二勢力最強,奪得王位,為根除後患,把他投降三弟給殺了,幸虧老大留了個心眼,直接帶著他的部下以剿匪為由,直接投奔了張宏德。張宏德和下面的謀臣一商量,眼下正是進攻屈三棍地盤的最好機會,兄弟不和,文臣武將派系林立,最主要的是屈三棍的大兒子前來投靠,讓張宏德為他的三弟報仇,他情願歸順張宏德。

屈三棍的大兒子叫做屈尚,二兒子叫做屈忠,小兒子叫做屈夏。屈忠人高馬大,勇猛彪悍,屈三棍活著的時候就讓他掌握兵權,負責征戰事宜。因為他手裡握著兵權,還沒等大臣們商議出來立誰為王的時候,他就已經把弟弟屈夏給抓起來了,老大夏尚因為在外督運糧草才逃過一劫,後來知道三弟被害,直接逃往張宏德地盤,尋求復仇。

張宏德從屈尚這兒瞭解到他爹屈三棍那裡的勢力架構和軍事實力。聽他介紹,屈忠現在手上有兵十萬人,如果全部召集能有三十萬人之眾。但目前那邊的局勢被他強勢鎮壓,算是穩住了局面,如果張宏德跟屈忠硬碰硬,肯定會兩敗俱傷,讓其他諸侯撿了便宜,謀士們給出的建議是多方打聽相機而動。張宏德也覺得不能貿然進攻,需認真籌劃一番。

張宏德這邊沒有主動進攻,反倒是屈忠耐不住寂寞了,他給張宏德寫了一封信,讓張宏德乖乖交出他大哥屈尚,他可以饒恕張宏德的窩藏之罪,否則將踏平張宏德的首府中定縣。張宏德看到這封書信被逗樂了,然後把書信遞給群臣,大臣們表情不已,有唏噓揶揄的,有冷嘲熱諷的等等,但觀點都是一致的:這小子太狂了,要給他一點顏色看看。張宏德並沒有給屈忠回信,第一不屑於回因為他的威脅除了可笑沒一點兒實質性的東西,只是圖嘴上快活:第二,張宏德收到這封信的時候就知道雙方馬上就要真刀真槍的幹上一場了,埋頭佈置任務,讓集思廣益商量出一個一場定勝負的法子。

屈忠這邊一看張宏德這邊沒回應,覺得自己這個新王被無視了,在大臣面前很沒有面子,當即下令跟張宏德勢力宣戰。他手下也有能人,勸他道:“主公,您新繼承王位目前最主要的是穩定住朝局。目前,三王子和大王子的勢力還沒有剷除乾淨,隨時都有死灰復燃的可能,我們要把主要精力花到這上面才是;第二,老百姓對您多有微言,認為您對弟弟太殘忍了,缺乏慈愛,眼下你要多施恩惠,收攏人心;第三,張宏德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