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省情(第2/2頁)
章節報錯
沈庸其的黨羽,不過他當了沒多久的官就告病還鄉了,不久之後沈庸其就被罷黜回鄉,他的黨羽們無一倖免,全都遭到懲處,唯有他是功成身退,想來他當年也是預感到沈庸其要倒臺,提前從火坑裡跳出來的吧”
蕭牧聽言,不禁感嘆道:“看來這陳狩還不是一個簡單人物啊,他做官的時候,本王還小,還真不知道有這麼個人物。”
“此人政績平平,卻極其擅長分析局勢,見風使舵,過河拆橋用的是得心應手,否則連沈庸其都倒臺了,他竟然能夠安然無恙?”
“能與這樣的人聯姻,想來王寧川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
“說起此人來,只可用精明二字來形容,他是從四川調過來的,是個外地人,來到三秦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拜了陳狩為師,對外宣稱喜歡研究《周易》。其實哪裡是他喜歡,是陳狩陳老喜歡,他不過是為了投其所好罷了。就這樣,原本拜著師呢,突然把人家的寶貝女兒給娶到家了,自此可真就入了他們陳家的門,從一個小縣令一步步做到如今的巡撫,現在他就盼著能幹出一番政績,好往朝廷走呢。”
,!
蕭牧聽言,心內暗思,王寧川確實是有才幹的,否則也不能夠將三秦這麼一個大省給治理得井井有條。但從董州言辭中可以看出此人十分精明強幹,甚至可以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這樣的人,只能做一隻咬人的狗,但鏈子要始終緊緊握在自己手裡。
“所以文武兩派分裂,又是什麼原因?”
董州苦笑一聲,道:“還能有什麼原因,文武平衡,誰也壓不住誰,咱們大周雖然是重文輕武,可那也只是早些年,沈庸其變法之後,為了節省朝廷開支,給了邊境將領統兵調兵之權,軍費軍需,皆自給自足,巡撫監察之。可沈庸其又怕巡撫制衡武將,耽誤邊境軍防,又給了指揮司監察巡撫調撥軍需的權力,倘若因為巡撫的原因,導致軍需供應不勤,吃了敗仗,指揮司有權彈劾巡撫。就這樣文武兩派,彼此制衡,文官看不起武官粗俗,武官看不起文官扭捏,兩派治國理政的意見還常常達不成一致,就這樣逐漸分裂,沈庸其死後,華親王上臺,在三秦設定了總督,總攬一省軍政大權,分裂才算輕了些。”
蕭牧不禁詫異道:“三秦的總督竟然是華親王設立的麼?”
董州點了點頭,嘆道:“華親王雖然人人罵他是國家蠹蟲,堪比當年的嚴嵩,但就心而論,他也是幹了不少實事的,嚴嵩當了二十年的首輔,幹過什麼事情沒有?那他和嚴嵩比,實在不恰當。”
蕭牧聽著,沒有說話,心裡五味雜陳。
蕭宸當時一頭碰死的場景他到現在還歷歷在目,到現在他心裡也不痛快。如今聽到有人肯定蕭宸,他心裡竟然有些欣喜。
“如此說來,想要實現三秦大治,當務之急就是要化解文武官員之間的矛盾?想來董老就是文臣那一派嘍?”
“您看看老臣住的房子,像是結黨營私的人嗎?”
蕭牧呵呵笑道:“自然不是,適才戲言耳。”
董州:“老臣為殿下計,文武分裂,歸根到底就是陳、李二家皆想獨佔三秦,此二家不除,三秦病因難治,大亂是遲早的事。”
看著董州無比認真的眼神,蕭牧陷入了沉思。
一個是巡撫,一個是指揮使,動了哪個,都會如大廈傾倒。
若只倒一家,正如董州所言,勢必會讓另一家獨大。
這也不是他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一個真正能聽他話的三秦,而不是一個為了利益與他們結盟的盟友。
他要的是整個三秦。
:()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