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告窮(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大半年已經過去,海內靖平,天下無事。
因此大周所有的眼睛,都放到了東南寧親王平叛上面。
而寧親王也不負眾望,捷報頻傳。
……
蕭牧急匆匆走進文淵閣。
“大喜之事!大喜之事!”
此時內閣的閣臣,董儀和,李春貞,馮卓君,以及被放出來的雍郡王蕭業,都在等著蕭牧的訊息,見蕭牧神采飛揚地走了進來,便已知道這最後一仗,寧親王已經打贏了。
蕭牧將戰報扔在桌子上,讓眾人看,自己笑道:“寧親王不負眾望,三崖山一場大戰,摧枯拉朽,殺的沈方雲節節敗退,連沈方雲自己都死於亂軍之中。諸位,這次我們大周,真的贏了!”
董儀和感嘆道:“仰賴皇上聖德,將士用命,才能收復江山。這幾年,多少事都是從這上面出來的,別的不說,國庫總算能夠輕鬆些啦。”
蕭牧:“孤想好好給寧親王操辦操辦,給他接風洗塵,他這次立下的功勞,可是能穩住我大周江山千秋基業的莫大功勞!必然要名垂青史的,孤的意思,這個接風宴,能多風光,就多風光!諸位以為如何?”
四位閣臣都垂著眸,一句話也不說。
蕭牧有些不悅,看著李春貞。
“李中堂,如今你是戶部尚書,說說你的看法。”
李春貞看了眼董儀和,董儀和輕輕搖了搖頭。
李春貞會意,道:“回殿下的話,並非是老臣捨不得花銀子,實在是國庫裡拿不出錢來。”
“怎麼說?”
“還是那句老話,僧多粥少,入不敷出。”
蕭牧皺起眉頭。
“這孤倒不明白了,以前哭窮,是因為打仗,現在不用打仗了,國庫怎麼還沒有錢?”
李春貞又看向董儀和,董儀和又輕輕點了點頭。
蕭牧將一切都看在眼裡,忍著沒有發火。
李春貞站起身來,如實答道:“啟稟攝政王,之前因為打仗,所以許多的開支,能省則省,能減則減。比如諸位皇室貴族的開支,之前還有打仗作為理由,將他們的開支減半,如今不打仗了,他們的開支理應再恢復原樣,這就又是一筆開支。還有東南數年來戰火不休,不盡不能去收東南百姓的賦稅,國庫還要掏銀子去鎮撫亂民,重新修繕郡城,這就又是一筆大開支,還有北邊的邊防……”
“行了,你不用說了。”
蕭牧臉色愈發難看。
如今是他主政,寧親王立了這樣的大功勞回來,要是迎接宴辦的寒酸,今後他還怎麼服眾?只怕寧親王心裡還要多想。
國庫什麼樣外人又不知道,到時候只會說自己不會辦事,目中無人。
他敲著桌子,有些責備的口氣。
“都說你李春貞李大人是一位理財好手,怎麼連這些銀子也省不出來麼?”
李春貞性情剛直,索性直接回懟道。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國家的賦稅一年不如一年,能夠同時應付這麼多開支,已然是老臣盡力了。”
董儀和呵呵笑道:“這才是巧媳婦難煮無米粥呢,李大人,攝政王說的也是正理,你既然在戶部,自然要好好想一個辦法出來,看看從哪裡,再省出一筆銀子來。”
李春貞:“還能有什麼辦法!無非是拆了東牆補西牆,拆到最後,看看還能拿什麼補窟窿!”
董儀和:“請攝政王放心,內閣一定議出一個妥善的方案來。”
蕭牧沒說話,只是點了點頭,有些不悅地看著李春貞。
連他自己也說不清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竟然越來越在意這些不重要的虛名,總覺得自己現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所有人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