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天工開物》“珠玉卷”中,對於闐即和田玉的歷史、特點、開採方法等,都做過生動的綜述。S清代紀曉嵐寫過一首詩:“玉似羊脂溫且腴,昆岡氣脈本來殊。六城人擁雙河畔,入水非求徑寸珠”。
漢武帝的哥哥劉勝夫妻死後,是穿了金縷玉衣下葬的,在河北陵山出土後發現,玉衣的軟玉原料是于闐玉。金縷玉衣由兩千多塊小玉片組成,每片玉的四角有小孔,穿以金絲連綴在一起。製作一件玉衣,據說要一個熟練玉工花去十年以上的功夫。玉衣是漢代皇帝和貴族的葬服,當時人們很迷信它,以為屍體穿上玉衣後永遠不會腐爛。
玉石長在河流之源的崑崙雪線以上,在於闐的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即意為白玉河、黑玉河及葉爾羌河上游。由於原生玉堅硬難採,加之運輸又困難,主要採集每年由冰川和洪水衝擊下來的大大小小軟玉礫石。自古有這樣的說法,夜裡視月光盛處,婦女和女孩下水,可以採得美玉。
于闐玉的顏色豐富,以純白而又細膩的羊脂玉最為名貴,常用以雕琢成精美的工藝品。漢代時,從西域大量輸入玉石,玉門關,就是以輸出玉石得名的。在清代嘉慶年間,于闐進貢皇宮三塊大軟玉,最大的一塊有兩萬三千多斤,因運輸過於困難而未成行,“日行五里七八里,四輪生角千人扶”,是不容易的事。
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裡說,于闐國為了探得養蠶的秘密,費了不心機。古代于闐有一個瞿薩旦那國,當時不懂得種桑養蠶,聽說東國人有桑蠶,就派使者去求,可當時 的東國嚴守秘密,禁止蠶種桑苗出口。於是,瞿薩旦那國國王想了一個辦法,去向東國的公主求婚,正好東國國王想向西域一帶擴張,就同意了。東國公主啟程時,迎接的使臣對她說,本國沒有絲,要求公主設法帶些蠶種去,以便養蠶取絲給她做衣服。公主聽後,就弄了一些蠶籽,藏在自己的帽子裡,躲過了東國邊境的搜查,將蠶種帶到了于闐。從此,于闐有了蠶,並且在瞿薩旦那王城東南五六里處的鹿射建立寺院,供奉最早的蠶種。玄奘赴印度經過這裡時,曾經參謁了這座寺院,並見到幾株古老的枯桑。
古代時東方的絲綢,只所以經過漫長艱難的絲綢之路運到遙遠的羅馬、伊朗、土耳其等地,原因是這裡沒有桑蠶,其價格比等重的黃金還要貴。為了壟斷絲綢業,中國和一些西域小國嚴禁蠶種出口,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的古于闐,有和田玉雕廠,新產品包括人物、鳥獸、魚蟲、花卉、瓶素等多種工藝品。裝飾佩件和陳飾小品,如雞心、串珠、項鍊、棋類、戒指和夜光杯等,為遊客所青睞。大型的玉雕工藝品,更是供不應求。
從於闐鎮向西北行約五百公里,途經今天的葉城即磧南州,就到了絲綢之路南線與北線在西端的會合處和疏勒鎮,即今天的喀什。
眼前的沙漠公路是斜著橫穿塔克拉瑪干的,到了塔一、塔四石油作業區後,據說已由地方上將其與南邊的且末連線。有一條路是通國道的,中間的分岔可以抵達眾多油田井位。
在我們歇息的塔里木河大橋旁,是一處小小的驛站,有吃的住的玩的。從“豪華拌麵”到美髮按摩等招牌看,這裡已經步入時尚了。有烤全羊,有饢,有抓飯,有拉條子,有四川菜,任你選用。文明城市化的進入,同時帶來了文明的垃圾。當然,蒼蠅一類東西的興盛,又去埋怨誰呢?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十二 塔里木河邊
回程路過塔里木河邊,我們駐足歇息,身邊是壯美而悲愴的大片大片的胡楊林。
塔里木河,蜿蜒於分地的邊緣,幹流長約1000公里。如果加上上源支流葉爾羌河的流域,全長達2400多公里。中國的內陸河,沒有哪一條河流可以與塔里木河的長度相比。
在古突厥語中,“塔里木”一詞,意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