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朱元璋開始自誇模式(第2/3頁)
章節報錯
切完美的部署,都隨著我的離去而徹底改變了。”
他無奈地嘆口氣,“允炆應該是壓根兒不知道我們的這些部署謀劃,削藩操之過急,手段又過於強硬,反而把藩王們都逼到了一起,聯合起來反抗朝廷,最終釀成大禍。”
“不過,” 朱元璋話鋒一轉,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的情緒,“老四那小子上位之後,雖然他手段強硬了些,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把當時那混亂不堪的局面逐漸穩定了下來。”
“他繼續推行削藩政策,而且力度極大,把藩王們的勢力削弱到了極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完成了我們一直以來的心願。”
朱元璋微微頷首,眼中浮現出對朱棣越來越多的認可:“老四那小子,確實是有些真本事的。”
“在現代見識了那些事兒之後,咱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他在位時所立下的諸多功績。”
“就說那遷都北京,這一步棋走得妙,天子守國門,不僅穩固了北方邊防,還能更好地掌控全域性。”
朱標神色認真,語氣中帶著幾分誠懇與謙遜:“是啊。”
“若不是有在現代學習的機會,讓我知曉了這些歷史的走向,即便我沒有早逝,也不一定能比老四做得更好。”
他看向朱元璋,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敬意,“父皇您當時,已然把周邊該打的仗都打完了,為大明的長治久安奠定了堅實無比的基礎。”
“若我在位,往後大明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發展民生,逐步推進削藩事宜,防止出現像八王之亂那般的禍事,讓國家能夠平穩地發展下去。”
“但是真要像老四那般,將大明的國力推向一個新的高峰,積極開拓海外交流,這些舉措我恐怕還不一定能想得出來,也不一定能做得出來。”
朱元璋帶著安慰的神情,伸手拍了拍朱標的肩膀,滿是感慨地說道:“標兒,你這性子仁厚,這是你的優點,在治國理政方面,你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只是老四在這方面,倒顯得果敢決絕,他做出的一些決策,是你可能不會輕易去做的。”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讚賞,“就像他派鄭和下西洋,宣揚了我大明國威,還打通了海上貿易之路,讓四方來朝,這對大明的繁榮昌盛功不可沒。”
朱標認真地點頭,表示十分贊同:“兒臣明白,老四在外交和軍事方面所採取的舉措,確實讓大明在世界舞臺上揚眉吐氣。”
“而且他重視文化,下令編纂《永樂大典》,將天下學問盡收其中,這對後世的影響不可估量。”
“兒臣若是在位,或許會更側重於休養生息,在經濟和民生上多下功夫,在拓展大明影響力這方面,怕是不及他。”
李奧在一旁聽著他們父子的對話,插話道:“標哥,你不必過於謙遜,你們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面臨的局勢也不一樣。”
“若你在位,以你的仁厚,說不定能營造出一個更加和諧穩定的內部環境,這同樣是大明之福。”
朱元璋哈哈一笑:“小李這話倒是在理。”
“不管怎樣,咱大明的江山能越來越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咱有了現代的知識與見識,往後的路,也能走得更穩些。”
李奧笑著看向朱元璋,由衷說道:“大叔,我挺佩服你攢家底的能力。”
“你在位時一直戰事頻繁,去世後朱允炆又在位亂搞一年,剩下三年還打著靖難之役。”
他不禁感慨,語氣中滿是欽佩,“可即便經歷了這麼多波折,老四上位沒多久,就能決定遷都和編纂《永樂大典》,還一直加強邊防防禦部署,永樂四年還征討安南。”
“這背後要是沒有你之前打下的堅實基礎,哪能這麼順利開展這些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