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州還未被契丹軍攻破。”

杜如月稍安,又擔憂道:“賊酋率領五十萬大軍南下,鎮州就算一時未被攻破,又能堅守到幾時?”

“五十萬大軍?”路驚鴻啞然失笑道,“你是從哪裡得來的訊息,契丹東西兩路兵馬,總計才不過二十多萬,哪來五十萬之多?”

杜如月睜大眼睛問道:“此話當真?”

路驚鴻答道:“我騙你做什麼?一定是我那些徒弟道聽途說得來的訊息,整個中原,數千萬人口,也未必湊得出五十萬兵馬,契丹又哪來五十萬大軍可調派?杜侄女,你想知道北方戰事,問我好了,我總比那些不成器的弟子知道得多一些。”

杜如月聽了路驚鴻的話,暗想:“契丹總共出了二十多萬兵馬,除去西路大軍,耶律德光最多也就十多萬人馬,這十多萬人馬,也不可能全都去打爹,圍攻鎮州的了不起只有幾萬人馬。鎮州城池高大,我爹手中又有三萬兵馬,再加上民壯,怎麼也能湊出五六萬人來,憑城據守,應該不會那麼快被打敗。”終於放下心來。

路驚鴻在地上又添了幾筆,將地圖添完整,道:“據我得到的訊息,契丹兵馬分為東西兩路,東路是主力,由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親自率領,大概有兵馬十八萬。

其中契丹的精銳鐵騎有十萬,是耶律德光的中軍,由耶律德光親自帶領。

燕王趙延壽率領五萬幽州兵馬為前鋒,業已經攻佔了德州、貝州,兵鋒直指向南樂。

叛將楊光遠率領三萬人馬為側翼,掃清周圍的殘敵,鎮州就算有事,面對的也只是楊光遠的三萬兵馬。”

路驚鴻又點著忻州道:“契丹的西路兵馬則是由偉王耶律安端率領,領兵五萬,從雁門關入關,攻克代州,下一步很可能要攻打忻州。忻州若破,耶律安端進可取太原,退可策應楊光遠取鎮州,穩定後方,到那時,鎮州才是真正危險了。”

李風雲奇道:“難道石重貴那廝沒有什麼動靜?我聽說,他可是將牛皮吹得啪啪響。”

路驚鴻微微一笑,道:“他怎會沒有動靜,我聽說,他已經派出使臣,前往契丹營中求和去了!”

李風雲張大嘴巴,道:“這樣也成,耶律德光那廝肯同意?”

“你說呢?”路驚鴻反問道,“如果你將對手打個措不及防,招架不住,對手對你大喊:‘別打了,我先喘口氣。’你會同意嗎?”

李風雲搖搖頭,道:“當然不會,老……我才沒那麼笨,先將他按倒在地,狠揍一頓再說。”

蘇語儂忽然想起李風雲猛揍魯青雲的事來,“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路驚鴻笑道:“這不就是了!不過牛皮吹得啪啪響的不是石重貴那小子,石重貴雖年輕氣盛,但還沒有那膽量。吹牛的景延廣(注4),他說他準備好了十萬口橫磨劍,只等契丹人上門,如今契丹兵馬打上門來,卻不知他那十萬口橫磨劍又在何處?”

李風雲聽路驚鴻說得有趣,不覺“哈哈”大笑。

杜如月依舊有些擔憂,問道:“那個什麼偉王是什麼人,打仗厲不厲害?還有那個楊光遠,他又如何?”

路驚鴻解釋道:“偉王耶律安端這人是契丹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弟弟,他打仗的本事究竟如何,我也不知,我是江湖中人,江湖上的事我或許知道一些,這些國家大事,我又怎能知道得那麼多?不過我想,耶律德光既然命他率領西路大軍,應該不是無能之輩。

至於那個楊光遠,他本是中原晉朝的東平王,平盧軍節度使,石重貴繼位後,又改授他為壽王,冊拜為太師。可謂是位高權重,可是不巧,他得罪了景延廣,於是景延廣上奏石重貴,說他現在編練兵馬,而馬匹不足,不如從楊光遠那裡借兩百匹戰馬。這話其中暗含挑撥的意思,暗示楊光遠兵強馬壯,是國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