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5頁)
章節報錯
嗤”的一聲,盾牌被斬為了兩斷,連帶著的是這名契丹兵的半截屍體。
緊隨其後的一名契丹兵被嚇得一怔,出手微微慢了一點,杜如月瞅中其破綻,“嗖”的一劍刺出,將他刺了一個透心涼。
兩名殺得最兇的契丹兵被李風雲、杜如月解決,後面的契丹兵立刻意識到這是高手,紛紛組成陣勢,五人結成一陣,朝李風雲殺來。另兩陣分別殺向杜如月與典奎,他們看出,這群人中,就屬這三人最難纏。
李風雲見勢不妙,踢起身前的屍體,一腳踹了過去。
“砰”那屍體砸在那五人身上,李風雲天生神力,他們怎經受得住,紛紛吐血,摔倒在地,李風雲豈會放過這個機會,一招“風捲殘雲”,只聽慘叫之聲不絕於耳,五人身首異處,魂歸地府。
李風雲大喜,這一招居然奏效了,看來契丹人的陣法也不是那麼難破。又挑起一具屍體,踹向攻向杜如月的那五人。
那五人聯手進攻,正逼得杜如月連連後退,忽然一側一個大物飛來,還未等他們看清楚,已經被那具屍體撞得歪歪斜斜,杜如月瞅準這個機會,手中綠鵲如一隻靈鳥,“刷刷刷”數劍刺出,那五人哪裡抵擋得住,紛紛中劍身亡。
典奎武功遠在李風雲、杜如月之上,五個人聯成的陣法還為難不住他,此時已經斬殺了兩人,另外三人也被逼得手忙腳亂,眼見就要喪命。
跟隨其後的契丹兵見五人陣奈何不了這三人,兩兩相和,兩個五人陣聚成了一個十人陣。
南坡的地方不大,整個坡面也只能擺放下兩個十人陣。
無論是五人陣還是十人陣,都是軍中專門用來對付驍勇之士、武林高手的陣法,更大規模的還有百人陣,這些陣法都是由陣法高手精心設計,專門為軍中所用。
這些陣法,若用在兩軍交戰之中,未必比得過慣用的軍陣,但對付武林高手,卻有其獨特之處,能集中百人之力同時攻擊同一個敵人,有道雙拳難敵四手,武功再高的高手,面對一百個敵人同時的進攻,恐怕除了避讓,也沒有其他的辦法。
這些陣法往往並不需要很高的武功修為,但要求彼此間的配合嚴絲合縫,相互保護,彼此接應,即便被武林高手擊中其中一人,也會由周圍數人一齊分擔,極為難纏。即使是一流高手,落到百人陣中,一個不慎,也可能會喪命。
不過,南坡地方小,擺不下百人大陣,而且,百人大陣組陣的難度太大,要求太苛刻,也不是所有的契丹兵都會使用,所以,契丹人並未拿出百人大陣。十人大陣反而成為對付高手常用的陣法。
李風雲見契丹兵突然又改變了戰法,心知其必不好對付,踢起一具屍體朝他們踹了過去,果然,那十人迅速聚成一團,一齊舉盾相敵,盾與盾之間彼此交合。“砰”的一聲,那屍體砸在了盾上,被各個盾牌分攤開,每人只承受了十分之一的衝擊,雖然仍然讓人有些難受,卻並沒有打亂陣型。
“快撤回來!”這時典奎已經解決了與他纏鬥的三名契丹人,與像典奎這樣的武林高手纏鬥,他們簡直是活膩味了。不過契丹軍紀嚴明,縱然明知是死路一條,這些契丹兵也不得不以命相搏。
………………………………
第八十九章 血戰(2)
也正是他們以命相搏,才讓後面的人有機會結成兩座十人陣。
李風雲見無法對付這怪異的軍陣,一拉杜如月,道:“我們撤!”緩緩向後撤去。
與此同時,十數把投矛從軍陣後投出,直朝兩人投來。
那十數把投矛哪裡傷得了李風雲?李風雲身形一轉,接住五六把投矛,震力一擲,那五六把投矛飛過軍陣,只聽“啊”、“啊”兩聲慘叫,也不知是那兩個倒黴蛋被投矛射中。
李風雲與杜如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