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阮點點頭,道:“不錯,現在最重要的便是要安撫住軍心。如果蕭禹、耶律麻答真的率軍北撤,那麼我們必須要給將士們一個交代,不然軍心必亂。其它的事還可以慢慢商量。不知各位有何良策?”
眾人七嘴八舌,紛紛獻策,但多不靠譜,有人甚至將“誅奸佞,清君側”都提出來了,李風雲聽得又好氣又好笑,如今的遼國,連皇帝都還沒確定下來,哪來的“君側”?又去誅哪一個奸佞?
忽然,李風雲心頭亮光一閃,計上心頭。
耶律阮見李風雲眼睛發亮,欲言又止,便知道他有話說,於是止住眾人不靠譜的議論,對李風雲問道:“李將軍,你可有話要講?”
李風雲上前一步,答道:“陛下,我的確有話要講!可是又不知當講不當講。”
耶律窪大聲道:“殿下,這是我遼人的事,何必要問這漢狗?”顯然,耶律窪對李風雲夥同燕無雙刺殺耶律德光之事仍舊耿耿於懷。顯然,他沒注意到李風雲稱耶律阮為“陛下”。
耶律阮微微一笑,道:“北院大王,都到了這個時候,還分什麼漢人遼人?聽聽李將軍的主意又有何妨?”又轉頭對李風雲道:“李將軍但說無妨!”
李風雲拱了拱手,道:“既然如此,那我便說了,其實我只有一句話要說。”頓了頓,李風雲掃視營中的諸多將領與大臣,接著大聲道:“請陛下立即登極稱帝!”
此語一出,大營中頓時鴉雀無聲。
勸耶律阮登極稱帝,眾人都想過,但誰都不認為此時耶律阮該稱帝,因為此時耶律阮稱帝似乎太早了,有些不妥。在眾人心中,耶律阮應該是在擊敗述律平、耶律洪古後,回到上京臨潢府(注1)後,這樣才顯得名正言順。更何況現在耶律德光還停屍在鎮陽城,還未運回上京舉行大葬,這麼快就迫不及待地稱帝,吃相也未免太難看了點。
耶律阮也呆了一呆,他雖然很想當皇帝,但也沒想過現在便在鎮陽城稱帝,略一思索,開口問道:“李將軍,你提這個建議,可有什麼想法?”
“我會有什麼想法?”李風雲心中暗道,“你若稱帝,述律平那老妖婆不跟你打起來才是怪事,這就是我的想法!不過,這話我可不能對你說。”
眼珠一轉,李風雲道:“我之所以勸說陛下立即稱帝,當然是有原因的。
第一,述律平現在佔據上京,又有皇太后的名份,耶律洪古又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弟,天下兵馬大元帥,無論從哪方面講,陛下現在在道義上都是處於劣勢,低述律平、耶律洪古一頭。陛下若不主動出擊,扭轉這一劣勢,那麼陛下麾下的將士面對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時,未曾交戰,自覺理虧,氣勢就弱了三分,難免有所畏懼,縮頭縮腳,難以施展手腳。
陛下一旦稱帝,這種差距就不存在了,陛下乃遼國的皇帝,真龍天子,而述律平不過是遼國的太皇太后,耶律洪古更只是遼國曾經的皇太弟,地位已經不如陛下。陛下麾下的將士面對述律平、耶律洪古之時,就完全可以理直氣壯。
第二,人人都有先入為主的想法,本能地會將先稱帝之人當做正溯,而將第二個稱帝之人當做叛逆。
陛下現在若不稱帝,等到述律平想明白過來,先行立耶律洪古為帝,那時形勢將會變得更為被動,對陛下更為不利。相反,陛下若是搶先登極做了皇帝,情況就大大的不同了,到那時,陛下才是真正的皇帝,而耶律洪古才是叛逆。”
耶律阮眼中精光攢動,緊盯著李風雲,頗有意味地問道:“李風雲,那第三又是什麼?”
李風雲心中一驚,暗道:“難道被他看穿了?老子一時急智,胡亂瞎掰了兩條理由,哪還想得出第三條來?”
注1:中國古代的上京有三個,遼國的上京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