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人生在世,這際遇真是千奇百怪,人心也變得太快了些。
不過,這也表示劉承祐的確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竟然能將郭威這樣原本的忠臣逼得要造反。
測探李風雲的態度,郭威不宜出馬,而且郭威出馬,引起周圍的動靜必定不小,必然會引起劉承祐的注意。所以,郭威才會派郭榮、趙匡義還有王審琦來與李風雲見面。
這其中,人員的選擇也很巧妙,郭榮可以代表郭威的意見和態度,趙匡義精於算計,而王審琦是李風雲的故舊,萬一鬧得不愉快,還可以透過王審琦挽回局面。
想了想,李風雲道:“我風雲衛自出世以來,歷經大小數十戰,除了剿滅那些為禍鄉鄰、惡貫滿盈的賊匪和竊天大盜,刀口從不對準中原人。過去不曾,現在不曾,希望將來也不會!只是,如果有誰想要打我風雲衛的主意,就請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我風雲衛輕易不會惹人,但也不容他人來招惹我風雲衛。”
李風雲說這話也並非無的放矢,最近這一年多來,定州、風雲衛查出數十起案子,都是各方勢力向定州、易州、深州滲透,獲取訊息,甚至策動風雲衛的將領士卒背叛風雲衛。這其中很大一塊就是由郭威軍中派來的。趁著這機會,李風雲提點一下。
聰明人說話,有時候說了很多,但其實什麼也沒說。有時候沒說多少,但字字璣珠,耐人尋味。
郭榮、趙匡義、王審琦哪一個又不是聰明人,李風雲話中的意思又怎麼能聽不出來?他是不打算管郭威與劉承祐之間的事,也就是說,如果郭威造反,李風雲樂得隔岸觀火。
三人彼此看了一眼,郭榮點頭道:“這件事兄弟會稟明父帥,至於李兄提到的那些誤會,父帥也會嚴格控制部屬,避免這種讓雙方都不快的事情再次發生!”
趙匡義笑了笑,道:“郭兄代表大帥給了李兄一個保證,不知李兄能否也給大帥一個保證?”
“什麼保證?”李風雲一怔,風雲衛雖然在魏博也設有風雲鏢局,但僅限於蒐集訊息,並未做過對郭威部不利的舉動。
(抱歉,突然發現,腦筋短路了,很多地方都將易州與涿州弄混了,李風雲控制的應該是易州,而不是涿州,涿州屬於燕雲十六州,是遼國的地盤。)
………………………………
第六百二十五章 分道揚鑣(3)
趙匡義笑道:“魏博之地,經過數次戰火,黎民百姓已經是十不存一,近來,有不少百姓攜兒攜女逃往李兄的地方,這樣似乎也不太好吧!”
李風雲臉色一沉,問道:“趙兄的意思是,要李某將這些奄奄一息的百姓再趕回去?”
“趙兄不是這個意思!”王審琦見李風雲臉色不善,急忙做和事老。
“不是這個意思是什麼意思?”李風雲嗔目道,“我李風雲敬佩郭帥,是敬佩他的為人,敬佩他為國為民。趙兄,你們若真的能將魏博之地治理好,讓百姓不受賊匪侵擾,不餓死,不凍死,試問那些老百姓誰會背井離鄉,冒著被強盜搶劫的危險,冒著隨時都可能倒閉途中的危險,來我定州邊荒之地?”
趙匡義有些驚訝,不過是些蟻民,李風雲何至於這般憤怒?不過,他也有些掛不住,反駁道:“若不是你定州給流民發糧食、發種子,提供耕牛與耕具,那些奸民怎會去你定州?”
李風雲冷聲道:“這些事,既然我定州可以做,為何你們就不能做?只要你們能給那些災民一點希望,他們就能活下去。給流民發糧食、發種子,提供耕牛與耕具,不是為官者該做的事嗎?不然,百姓還要官做什麼?”
趙匡義哼了一聲道:“你義武軍有陛下的照顧,當然是有錢,財大氣粗。我魏博軍姥姥不疼舅舅不愛,怎麼能與你義武軍相比?”
“胡說!”李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