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無慾無爭?”從王安入景陽宮,洪濤就接觸到了明代計程車人教育體系,封了太子之後還受到非常系統的教育,登基之後則有翰林院一眾頂尖進士日日陪伴左右,至今為止依舊對詩詞毫不入門。

不過在耳濡目染之下也學到了些皮毛,即便不會創作也知道怎麼欣賞。對於比較明顯或者淺顯的意思,還是能讀懂的。比如這位阮秉謙的大作裡就飽含了出世的意境,和中國的老莊道學很像。

“正是。”

對於皇帝的評價阮香江既不覺得高深也不覺得驚豔,只是規規矩矩躬身行禮表。太平常了,是個讀書人就能聽明白,要不是面對皇帝連施禮致謝都免了。

“可伱卻沒有遵從老師的教誨,把淡泊名利變成了追逐名利啊!”不知道是不是嫌對方行禮太敷衍了,皇帝突然話鋒一轉從評價老師變成了批評學生,且直指內心深處毫不掩飾。

“安南戰亂不斷,民不聊生。恩師在世之時也曾為鄭氏、黎氏、阮氏出謀劃策,竭盡全力保持局面。不曾想天恩浩蕩,大明海軍摧毀了升龍府和順化城,擄走了國王大臣,使局面更加不堪。

如此時再無人站出來為國謀劃,安南將不存矣。也唯有陛下乞憐才能讓安南苟活,草民不才,願以卑微之身盡全力。”面對如此誅心的責問,阮香江再次跪了下去,五體投地,久久不起。

“你寫的條陳朕看過了,有點見地,坐下來詳細說說廣東新政是如何得知,又是如何認為的。”看著阮香江的後背,洪濤很想衝不遠處的張然努努嘴,讓其永遠消失在人間。

本來是想奚落一下這傢伙的虛偽,徹底打垮他的精神防線,再讓其為大明效力。沒承想被反將了一軍,失了先機。這番話說的聽上去是給安南國求情,仔細咂摸滋味卻又像罵人,明顯的指桑罵槐!

“家中有船往來於廣州,盛夏酷熱,草民時常會隨船到廣州居住些時日,一來二去也與當地官員熟絡,聽其聊起陛下登基之後的種種做為敬佩不已,又羨慕不已。

這才有了規勸阮主種植甘蔗、開辦工坊之舉,不到兩年已然初見成效。然袁都督一夜之間就把草民與阮主的希望碾為齏粉,更陷安南於水火之中。草民斗膽請陛下高抬貴手,放安南百姓一條生路。”

今天算阮香江倒黴,接見的地點選在了瓊島不是宮殿,沒有厚厚的地毯緩衝,每次行大禮都如上刑,膝蓋與石條硬碰硬。且他行大禮的次數還特別多,幾乎每次有非分之請都要先來個五體投地表示誠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