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大雜燴。前桅杆的橫桁方帆有順風推重比大的優點,主桅和後桅的斜桁支索帆則繼承了三角帆的靈活已操作特性,中庸也。

對於這種解釋,袁可立當場就提出了質疑,如果秦級戰艦在順風的時候不如全裝帆型跑得快拉的多,逆風時又不如全裝三角帆跑得快轉向靈活,這不等於遇到歐洲橫帆戰艦吃虧,碰見阿拉伯三角帆戰艦依舊吃虧,要它何用啊!

但皇帝的回答很巧妙,也很無恥。他說作戰勝負往往不是比誰的優點突出,更多時候取決於誰的缺點少,誰更容易揚長避短。

秦級戰艦在順風時不如歐洲戰艦速度快,但在逆風和弱風狀態下速度和轉向都佔優。遇到阿拉伯戰艦,逆風和弱風狀態下不夠靈活,可順風效能又成了優勢。

總之一句話,不管對上任何一種風帆戰艦,秦級都能找到自身優勢並加以利用。剩下的就只能交給艦長、水手和炮手們了,當然還有運氣。

另外減少橫帆增加斜桁支索帆,還可以解決目前大明海軍的最短板,人員!一艘舊戰艦不算炮手,最少也得有70名船員才能滿足遠航需求,但秦級只需要40名。

用一半的人手操作同等級戰艦,哪怕防禦和攻擊效能都不變,依舊是大優點。這樣一來海軍等於擴編了一倍,戰鬥力增加了一倍。

同時皇帝還指出一個普遍存在於海軍和造船廠工匠頭腦裡的錯誤認知,在帆船海戰中,戰艦的噸位、火炮的數量並不是制勝的唯一指標。

按照造船、鑄炮、航海技術的高低,還有對海權的不同理解,各國海軍的發展方向都不太一樣。具體到大明海軍,船隻大小以四千料左右最合適。

為此皇帝還發明瞭一種衡量船隻大小的新單位,叫做噸。一噸差不多等於1675斤,而兩千五百料的新式戰艦,約等於240噸的排水量。

至於說排水量怎麼計算,船廠裡的大部分匠人都不會用,但沒關係,皇帝派了幾名內官常駐,啥也不用幹,每天就拿著圖紙跟在大匠身邊,隨時隨地解答圖紙和模型的區別,還有噸和料之間的關係。

四千料的戰艦是個什麼水平呢?答案很讓人沮喪,即便拉到濠鏡澳也算不上大船,但也不算小,屬於中等偏上。但聽葡萄牙水手講,真正的西班牙大帆船很多超過了萬料,和它們相比,秦級就有點顯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