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若能見我心,積石千百丈(第2/2頁)
章節報錯
責任罷了。”李一再次強調了訴求,隨後她扭過頭看了看吳慢慢,然後又補充道。
“哦,我忘了,你或許就是在逃避,或許南紅枝的失敗嚇破了你的膽?你已經不敢承擔選擇失敗帶來的後果了。”
這番話很直,幾乎點中了唐真的心態。
但並不足夠準確,其實這裡面有些東西是李一不知道的,比如羅生門。
唐真已經煉神境了,隨著時間和事件,唐假對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這個人有時候思考一件事就是會忍不住的從書外去想,如果他是主角,那麼他所做出的每個決定都會成為劇情的推動點。
而以他對書的瞭解,每一次推動都會是一場很大的風暴,會因為種種巧合帶來不可預測的結果,比如死掉一些人或者改變一些人。
這讓他如何敢做出決定?
假設是他把珠子扔到玉壇上,那會不會當場打起來?再連鎖搞出什麼意外,讓天下變更亂,然後亂局中姜羽受傷或者紅兒死去。
這不是無端的遐想,而是。。。而是,一種說不好的感覺。
“這本書的劇情都是死人在推進。”淡淡的聲音在心底補充。
是了,大概就是這種感覺,所以唐真心裡最完美最放鬆的時候只有日常,無限的日常!這樣才能保證不出大事,才能不死人。
如果要問,他又為什麼接受了紅兒把珠子扔下去?
還是因為他只是煉神,他還沒有把羅生門修到尊者,他不能真的把這裡當成一本書,他的身邊人不是他維持日常的工具,他不可能把每個人都拴在玉屏觀裡,大家天天在山上撿山坑螺玩。
他只能規勸自己,然後等待事件不受控制的自然發展,寄希望於一切都不要以主角的視角進行推進,這樣主角的身邊人會安全一些。
但依然會有人死去,只是關係稍遠或者不太熟悉,比如蕭不同、狗娃。
這依然很矛盾,但唐真已經盡力了,他的心理壓力也在崩潰邊緣,世界是本書這件事,藏在心裡會把人變成什麼樣?
你且看齊淵?他瘋了整整兩年。
再看那一心觀月純粹無暇的白玉蟾,不也被騷擾到為求一個心安,而自尋超脫。
他唐真又多什麼?
他太年輕,不敢超脫,不想失去身邊人,但他也無法沉淪,因為他知道自己來自何處。
此中苦,說不給旁人聽,久久積壓在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