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永備防禦工事。這些士兵立刻就分散開來,沿著戰壕向正面的防禦陣地前進,那裡才是明軍進攻的方向。

畢竟這些部隊都是來自日本第2師團的精銳步兵,雖然失去了他們的戰車聯隊的增援,可是他們依舊是真正精銳的戰鬥部隊。在經歷了一路上的種種苦難之後,這些士兵進入到戰壕裡,就立刻展現出了良好的戰鬥狀態。

“來了多少人?”已經快要崩潰的日軍指揮官挎著望遠鏡走出了掩體,看見了前來增援的日軍士兵,差一點笑出了聲來——絕對有1000人以上的兵力,至少是一個大隊。有了這些士兵的幫忙,這片陣地絕對可以頂住明軍那排山倒海的進攻!

相比較明軍的攻擊速度來說,日軍的增援部隊還是先一步抵達了他們的戰鬥位置,每一條戰壕都得到了加強,相隔不遠的明軍進攻部隊明顯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的進攻不得不停止下來,等候更多計程車兵投入到戰場之上。

戰鬥再一次展開的時候,已經是當天下午的三點鐘左右了,明軍部隊出現在日本軍隊視野裡的時候,不僅僅有預想中的更多的步兵,還出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更高大的新式坦克。

在這種坦克的掩護下,更多的1號改進型坦克加上成千上萬明軍士兵,向著日軍陣地再一次發起了猛烈的衝擊。與此同時,明軍的空中力量也加入到了這一次的戰鬥之中,他們在空中盤旋,發現目標就會俯衝下來展開攻擊。

“這是明軍的最後一次攻擊了!看情形如果我們能夠堅守住自己的陣地,那麼勝利就在大日本帝國這一邊了!”小澤一裕自信的對自己的副官,還有帶隊來增援的第2師團的聯隊長說道。

憑藉規模判斷,他就知道這一次大明帝國是出動了真正的攻堅力量,發動的最強攻擊。只要挫敗了這一次攻擊,大明帝國計程車氣就會受到打擊,之後的戰鬥就進入到了有利日本守軍的節奏。

當然,即便是如此,他也知道自己只是沒輸而已,想要贏下戰爭,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畢竟他只是被動的守住了自己的防禦陣地,預想中的宮本有仁將軍發動的裝甲部隊反擊,實際上並沒有如期展開。

現在看到更新式的大明帝國的坦克之後,小澤一裕甚至發現,即便是宮本有仁將軍投入了自己的裝甲部隊,也不一定真的能夠在大明帝國的坦克面前討到便宜。不過他依舊還是對自己的防禦陣地充滿了信心,對已經給大明帝國裝甲部隊帶來巨大傷亡的91式反坦克炮,充滿了信心!(未完待續。)

302新坦克

同樣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還有大明帝國的第2裝甲軍的主力坦克部隊。這些裝備了2號坦克的裝甲部隊對自己的坦克充滿了信心,因為他們的坦克真的可以用效能優異這四個字來形容概括。

比1號坦克更可靠的減震系統,為這種坦克更沉重更龐大的坦克提供了更快的越野速度,沉重帶來了巨大的裝甲厚度提升,讓這種坦克可以更加從容的面對敵人的炮火——當然,最讓人滿意的提升,還要屬炮塔上的那門50毫米口徑坦克炮。

憑藉著大明帝國工程師們的智慧和努力,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和期盼之後,大明帝國的2號坦克終於等來了為其量身打造的高速火炮。雖然口徑侷限在了50毫米,可是因為初速足夠高,所以破壞力相當驚人。

這門火炮比起日本的同樣50毫米口徑的91式反坦克炮來說,威力大了不少——畢竟在身管長度和膛壓上,大明帝國的這門火炮都要比日軍的“同行火炮”更出色。導致這個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日本火炮的穿甲指標,是用1號坦克作為參照物的。

而日本人拿來做參照物的,是大明帝國買給外國的閹割版1號坦克,裝甲厚度被削弱了5毫米,導致日軍對未來反坦克火炮的發展餘量估計不足。另一個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