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0左右。

僅僅只看紙面上的數字,甚至金國部隊還佔著絕對優勢,可是在場的將領還有大臣們,卻一個個縮頭縮腦,連開口應對葉赫郝連的人都沒有。看著自己不成器的手下們,葉赫郝連冷哼了一聲,一臉陰鷙的表情,如同一隻隨時準備暴起傷人的野獸。

“陛,陛下……依臣之見,不如移兵撫順要塞……”終於,還是一名老臣上前一步,開口進諫了一個讓葉赫郝連更加憤怒的選擇。僅僅只是在一年前,金國上下滿朝文武,提起大明的時候都帶著一股不屑和優越感覺。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一年前還認為大明帝國軟弱可欺,甚至遼東“可進而圖之”的大臣們,提到明軍都下意識的想到撤退逃跑。

在鐵嶺,建議葉赫郝蘭的將領是這樣,在清水臺建議葉赫郝連撤退的,也是這樣……這些金國的將領還有大臣們,都已經被明軍的新軍嚇破了膽子,就彷彿當年後金努爾哈赤的八旗大軍,被天啟皇帝的火槍隊嚇破了膽子一樣。

“不能退!朕這一退,奉天怎麼辦?遼陽怎麼辦?鞍山又該怎麼辦?”用牙齒咬了一下舌尖,硬壓制住想要暴起殺人的衝動,葉赫郝連在嘴裡嘀咕著,卻依舊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是好。

如果他下令反擊,這些鬥志全無計程車兵即便執行了反擊的命令,也不一定能夠擊垮明軍——那個時候奉天城外金國一半的野戰部隊都被明軍給打垮了,局勢也就真的徹底糜爛成不可收拾的狀態了。

可是他也不敢下令固守,因為眼看著附近沒有什麼合適的防禦陣地,即便是倉促退守到蒲河去,那條小河也完全無法阻止明軍前進的腳步——事實上結果也幾乎可以預料,他的部隊會在野外被明軍全殲。

現在剩下的選擇並不多,一個就是夾著尾巴真的逃到撫順去,這也是葉赫郝蘭拼死為金國爭取到的一絲勉強延續的機會。不過這個選擇葉赫郝連覺得羞恥,更加捨不得身後數十萬金**民。這些家底如果輕易的丟棄掉,那麼金國也就在一夜之間,從一個所謂的國家,退化成一支游擊隊了。

另一個選擇就是趕緊收拾附近的部隊,退回奉天去。不過這也只是一個保證自己暫時不被殲滅的選擇。明軍如果在鐵嶺撫順等地長驅直入,最終金國的主力會在平原地區被合圍。對於底蘊深厚的明軍來說,這和全殲了金國主力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剩下的事情更加簡單,因為那個時候,所謂的金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這是一道艱難的選擇題,從明軍渡過遼河,而金**隊無力阻止的時候,遼東局勢如何已經註定了。現在無論做什麼樣的選擇,遼東平原上的金國數十萬大軍的命運,都已經不容樂觀了。

在金國的皇帝陛下葉赫郝連糾結萬分的同時,金國的宰相葉赫郝蘭已經帶著自己計程車兵,退回到了鐵嶺城內。可是隨著他的部隊進城的,是急著擴大渡河防禦陣地的明軍騎兵部隊。這些騎兵替代了原先預計進攻鐵嶺的更精銳的第1裝甲師,不過他們在進攻速度上一點兒都慢,而且在人數上更加適合巷戰。

這些明軍騎兵快速的佔領了大部分鐵嶺的街道,只用了短暫的時間,就把金國數百人,包圍在了鐵嶺原金國行政機構“縣衙”。縣衙的規模並不大,連同旁邊的幾處倉庫和其他衙門,金軍組成了一個小的防禦陣地,試圖憑藉這些地方高牆大院,進行最後的頑抗。可惜讓葉赫郝蘭絕望的是,這和他拖延時間的想法,差距實在相去甚遠。(未完待續。)

182保證不那麼做

當範銘的坦克沿著鐵路奪下了新臺子的時候,他才知道看似堅不可摧的遼河防線背後,金國是多麼的不堪一擊。新臺子這個村莊裡,只有從遼河防線上潰敗下來的400多名金